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假帳成本 - 周顯: 股票轉主板假帳成功機會較高

(19-Jul-2012 MP)
那天同我的一位專用分析員去分析一隻股票,因為消息說,這公司快要轉主板了。我問他: 「這公司的帳目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他說: 「我猜是假的。它假大了帳目,以作轉主板之用。」
我說: 「你認為,一間公司要轉主板,是真帳成功的機會比較大,還是假帳的成功機會比較大?」
他想了一想,回答: 「是假帳。」
我的目光現出了讚賞之色,再考他一句,問:「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是真帳,根本不用成本,就算失敗了,損失也只是很輕微。」他回答: 「做假帳的成本很高,一旦失敗,那就血本無歸了。所以做假帳者一定會搏命,真帳者反而不一定成功。」這位專用分析員是一位年輕人,我自己不研究股票,有問題就去找他。因為我作為股票大師,是不大做研究股票這種瑣事的「你懂得這樣分析,已經畢業了。」我說。
讀大學要數學科及格不合理
近來發現的一件事,令我覺得很憤怒。話說這一屆的中學文憑試,考生最擔心成績的科目不是通識,而是數學。有些讀者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大學,是數學必須及格,才能升讀的。要知道,有些優秀的學生,是天生沒有數學才能的,大學的很多文科科目,也不需要用到數學,就算是社會科學,也有一些不一定用到數學,為什麼一定要數學及格,才能入大學呢?錢鍾書的數學都不及格!數學不好的考生應該組織大遊行,抗議此事,老師們也應該為學生出頭。我一定支持! 


職業道德-高管的激勵與做假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0 10:13:03
查看( 54 ) / 評論( 0 ) / 評分( 0 / 0 )
  在上EMBA課程時聽老師說,在美國這樣的發展國家,企業聘請職業經理人掌管是很常見的事,而很多企業都採用股票、股權、與利潤掛鉤等方式作為激勵,有些高管為了多拿收入,可能通過做假帳虛增利潤。
  一、一些公司對高管的激勵
  1.1假設高管的收入由這些因素組成:
  工資(A)+與利潤相關的收入(B) +股份或股權(C)
  1.2 收入因素分析
  A固定不動
  B隨利潤增減而增減。
  C在成熟市場,股票的價格與利潤和公司前景有很大關係。
  總之,B和C都與利潤有密切關係。
  1.3 激勵效果
  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高管會努力工作,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公司利潤增加了,高管的收益也增加很應該的、合理的。
  二、缺少職業道德的高管
  2.1 利潤的計算
  利潤=收入-成本
  比如企業的實際業績為:利潤=100-80=20萬元。
  會計準則實行的是應收應付制,非實收實付。20萬元利潤只是從帳面上算出來的結果,並非可看到的實物。
  有人利用這一會計規則和激勵機制,做損公肥私的事情。
  2.2 虛增利潤
  有些高管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而在帳面上做低成本,虛增利潤,增加自己的收益。
  比如將80萬成本做成70萬,則:
  利潤=100-70=30萬元。
  2.3 虛增利潤的結果
  對高管:拿到的收入比20萬元利潤時增加了。
  對股東( 老闆 ):通過做假帳表面看公司利潤增加了10萬元。但這只是數字上看起來增加了,而股東的資產並沒增加;反而要向高管多付報酬,而且還要承擔做做假帳違反規則的風險。
  三、解決思路
  怎麼做到既激勵高管,又防止被人利用來損害公司利益的事呢?
  利潤是按會計規則算出來的帳面上的數字,沒與實物匹配,帳面利潤增加而股東的權益不一定增加。
  3.1 3.1 上述方法中高管收入與利潤掛鉤,對負責任的高管是很好的激勵,也是保障股東權益的一種方法,應保留。
  3.2 3.2 改進的高管激勵
  增加一指標:與股東權益增殖額(率)掛鉤的收入(D),進一步保障股東權益,同時制衡可能做假帳的想法。
  工資(A)+與利潤相關的收入(B) +股份或股權(C)+股東權益增殖額(率)掛鉤收入(D)
  其中,利潤的計算為從*年1月1日至當年12月31日
  股東權益增殖的計算按同年12月31日股東權益減當年1月1日(之前已分配利潤後)股東權益。
  3.3 3.3 增加D的影響
  股東權益=資產-負債
  如果高管為增加B和C而做假帳,做低成本,則有可能對負債沒影響或負債會增加;假如高管做低成本,則有可能資產降低。
  資產降低、負債增加,算出來的股東權益減少,可能導致D減少,還要承擔違法犯罪的風險。
  綜合考慮和平衡後,可能原來打算做假帳虛增利潤的高管會放棄做假帳。
  四、特別說明
  可能有人會誤會,利潤增加了股東權益應該是增加的,怎麼反而減少?其實不是,假如2008年利潤增加了而利潤不是全部分配,會反應到2009年股東權益增加,而不是反應在2008年。

識別會計做假帳的方法
類型:轉載|日期:2011-07-11 11:57 |標籤: #經濟
幾乎所的財務人員都被逼著要做假帳,以下就把本人將做假帳的手法粗略總結如下,僅當是各位進行審計工作時一個備參吧,別說是我教你做假帳哦:
1.成本費用互化操作方法: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帳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支出成本化以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誇大當期利潤的目的。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容易混饒,所以是該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等費用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2.費用資本(產)互化操作方法:將屬於費用項目的帳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可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容易人工虛擬。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認的依據較容易虛擬。
3.費用名目轉化操作方法: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變為其他限制較寬鬆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帳,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目的。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操作方法: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另有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如在各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原因:同第3點。
5.成本名目轉化操作方法: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操作方法:將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本期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操作方法:將本期結轉收入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原因:收入確認規定較模糊。
8.收入名目轉化操作方法: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如把主營收入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業業績的目的。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操作方法:將收入暫時掛帳為其他應付款,或將支出暫時掛為其他應收款,達到推遲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費用虛增/減操作方法:人為虛增或虛減收入或成本或費用,或虛減收入。造成進行差錯調整的依據。達到納稅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11.轉移定價操作方法:與外部交易方進行人為價格處理,達到轉移定價的目的,將價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費用的方式互相彌補進行各自小金庫。達到避稅的目的。
12.資產、負債名目轉化操作方法:將固定資產中的資產類別名目轉變,改變其折舊年限;將應收帳款掛其他應收款,或預收帳款掛其他應付款等手法避稅。
13.虛假交易法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帳,造成資金流出,增加本期費用,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
14.費用直抵收入法操作方法:收入因涉及流轉稅,在收入確認前即彼此以費用直接抵消,達到控制流轉稅目的。如將商業折扣變為後續期間降低售價。
15.重組轉讓法操作方法:利用股權轉讓、資產轉讓、債務重組等進行資金或收入轉移達到避稅的目的。如將公司的資金轉移,達到破產賴帳等目的。
16.私人費用公司化操作方法:將私人的費用轉變為公司的費用,即達到降低私人收入個稅應納稅額的目的又增加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費用的目的。如:將個人車油費在公司處理,將個人房租費在公司處理。
17.收入/成本/費用轉移法操作方法:分立合同,將收入或成本,或費用轉移至其他公司或個人,達到差異稅率處理的目的。或將各公司的費用進行填充報銷,小金庫補償,達到各自平衡有限制的費用。
18.虛增/減流轉過程操作方法:在流轉過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轉過程,收入額多一道,各有比率限制的費用可扣除範圍增大。或可虛擬出部分費用,如將資產由公司借款給個人買下,由公司租賃個人資產,無形增加租賃費用。或利用委託收付款等方式。
19.利用金融工具法操作方法:利用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工具進行難以控制未來價格的交易。將交易時價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後成為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避免部分流轉稅。
20.集團化操作操作方法:利用集團化操作,達到國家批准的部分集團化統一納稅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將集團內各公司的費用平衡分配,達到統籌納稅的目的。如集團內成立軟件公司,工資扣除無1600的限制,將其他公司的人員編制在該公司,工資在該公司發,人在其他公司工作。等等不一而足。
21.其他如:如借款變成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處理。將利息產生的稅金避掉。等等不一而足。注:做財務的朋友們啊,假帳要學的哦,不過自己要深挖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