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回上頁 I 我的書籤I 我要回應I 分享至facebookI 友善列印 即市財經
釣魚島主權與《人民日報》的「資料」 謠言不會止於智者!
釣魚島主權與《人民日報》的「資料」
撰文:雷鼎鳴
欄名:雷鳴天下
多年來,內地網上可找到一篇原本刊於1953年1月8日《人民日報》第四版的「資料」文章,題為「琉球群島人民反對美國佔領的鬥爭」,文中介紹琉球位置時,把所謂的「尖閣諸島」也包括在內。日本也曾意圖用這「資料」證明釣魚島屬於日本。最近保釣升溫,有些人不知這篇「資料」原本主要譯自日文,根本不是甚麼證據,也大驚小怪起來。
基於錯誤資料的胡言
香港有位一向旗幟鮮明地反中媚日的評論員見此文章竟然十分歡欣,力言「保釣」是如何多餘。香港是言論自由、百花爭鳴之地,別人的觀點角度我一向容忍度極高,但對基於錯誤資料的胡言亂語,卻最喜歡踢爆之。
該評論開始便弄錯,說《人民日報》這篇文章是「社論」,後來又說,《人民日報》絕對不會出錯,因為錯一個字,主編都要殺頭。
熟悉內地報章的人都知道,《人民日報》的文章分為多個等級,最高級的自然是中央的正式文件,稍為次之的便是「社論」。若用上《人民日報》「評論員」身份的,也是非同等閒,反映官方的立場。但在第四版左下角落一篇被分類為「資料」的文章,地位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哪裏可能被視作官方立場?香港的那位評論人,顯然未讀過這篇資料在報章版面的影印本。
我接觸過不少內地的記者,他們在搜集資料時,的確比香港的同行認真得多,但若說《人民日報》「絕對不出錯的」,卻是十分搞笑。在同一篇「資料」文章中,它便已經另有硬傷錯誤。文中報道琉球人民「反美鬥爭」時(要注意當時是韓戰時期,中國正與美開戰),提到了兩機場的名稱,一個是「嘉手納」機場(譯自日本報章),另一個是「卡台那」機場(譯自美國的電訊),但殊不知這「兩個」機場卻都只是指同一個Kadena空軍基地。我估計這篇「資料」作者雖然做事馬虎,也未有因此而被抓去殺頭。
「他們常常出錯」
2010年底,與《人民日報》地位相當的中央電視台在新聞節目中,竟說香港已流入10萬億港元的資金,隨時要經深圳進入內地炒賣人民幣。我當時已撰文詳細分析此報道等同笑話。全美國的鈔票當時尚不足一萬億美元,如何都跑來香港?若以中央電視台所說的資金流入深圳的速度看來,這10萬億港元要548年時間才能完成炒賣之舉。我當時問一位資深的新華社記者,為何央視會有此紕漏,她答曰:「他們常常出錯。」
遠的十分詳盡的歷史法理考證不說,中國與釣魚島有關的官方立場,一向是承認日本投降後的《波茨坦公告》及稍前的《開羅宣言》,但不承認中國不能參與的《三藩市和約》。前者的附屬文件清楚說明日本的版圖除了本土的四個大島外,也包括北緯30度以北的琉球諸島,但釣魚島在北緯25至26度之間,絕非日本領土。這些資料,維基網站可找到,內容不及我過去資料收藏之豐(已捐贈了給清華大學),但也夠詳細的了。
本文轉載自《晴報》
周顯
周顯
保釣得與沖繩結盟、從琉球開始
隨著「啟豐二號」的回航,相信「保釣」的熱潮也將會告一段落。我們準備乘著這個機會,將釣魚島主權爭拗的來龍去脈重新論述。有關這個議題,我們已經分析過好幾次,但是因為有部牽涉到國家的主權、國家的利益,為著了政治正確,不便公開直言。可是,由於一些資料又給再度翻查了出來,令到我們有必要把這事件的來龍去脈,再度論析一次,以彰顯正義和歷史事實。
剛被翻查了出來的,是《人民日報》在1953年1月8日的社論,題為「琉球群島人民反對美國佔領的鬥爭」,第一段是這樣說的﹕「琉球群島散布在我國台灣東北和日本九州島西南之間的海面上,包括尖閣諸島、先島諸島、大東諸島……等七組島嶼,總計共有五十個以上有名稱的島嶼和四百多個無名小島,全部地面積為四千六百七十平方公里,群島中最大的島是沖繩諸島中的沖繩島。」
從這段話看出來,釣魚島(即文中所說的「尖閣諸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份,這是當時的共識。
琉球也即是今日的沖繩,早在十二世紀時,已經有了國家,在十五世紀時,也即是中國的明朝時,已經統一,成為一個國家,並且向中國朝貢,承認為宗主國,也使用中國的年號。
釣魚島位於台灣和沖繩兩島之間,距離福建則稍遠一點點。因此,不管中國在永樂年間,已把它寫進地圖之內(中國的說法),也不管在後來的1879年,福岡人古賀辰四郎到了那裏居住(日本的說法),歷史告訴了我們﹕它是「硫球群島」的一部份,所以它和「琉球國」是分不開的。
日本是在1609年開始侵略琉球,並且在1879年正式吞併,把其國王指封為藩王,而且對整個琉球實行了「皇民化」,也即是日本化的教育。1945年,二代大戰日本瀕臨戰敗之前,把琉球皇宮一把火燒了,而且燒光了它所有的歷史記錄,實行把琉球的亡國造成既成事實。
在大戰勝利之前,中、美、蘇三大國作出了《波茨坦公告》,當時的說法是日本必須放棄「其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所有土地」,而日本的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島之内。」很明顯,當時琉球群島並不包括在內。
大戰勝利後,美國接管了日本,關鍵的時刻來了﹕美國將怎樣處理琉球群島?
美國可以有四種做法﹕一,把它交給日本。二,把它交給中國。三,把它獨立。四,把它吞掉。
究竟採用哪個做法,得視乎美國的戰略目的。美國的目的就是,在日本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以控制遠東。美軍已經登陸了沖繩,駐軍沖繩,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很明顯,為了戰略利益,美國背棄了《波茨坦公告》,決定把沖繩的主權交給日本。
問題來了﹕為甚麼要把沖繩交給日本,美國才能把它做基地呢?因為中國是戰勝國,如果沖繩屬於中國,則美國人不能予取予攜。如果把琉球復國,復國後土被用作駐軍,這又怎說得過去?但如果把沖繩交給日本,日本只消另和美國簽定一張和約,美國就能順利借用沖繩作為基地,方便快捷。
日本和美國的戰後和約《舊金山和約》是在1951年簽定的,中國沒有參與。在這時,世界局勢已經轉變了,蔣介石政權亦已敗走台灣,同中國大陸的共產黨政權互相對抗。韓戰爆發了,日本變成了美國的手下,關係比中國更是親密得多。這時,美國的最大敵人是共產中國和蘇聯。
釣魚島問題的核心,就是在於《舊金山和約》﹕為甚麼當時的美國沒有把釣魚島的主權劃給日本,或中國?當時無論是海峽兩岸,或者是日本,都沒有同美國討價還價的權力,而由於當時中日各有更重大十倍的事情在身,對於釣魚島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不會對美國的決定置喙。為甚麼當時的美國留下了這一條尾巴,成為了今日中日糾紛的導火線?
這得說到當時的一個重要戰略概念,叫「緩衝」。兩國領土之間,必須有一個緩衝地帶,否則很容易擦槍走火,成為軍事力量的緩衝,才可以長期保持和平。而釣魚島為位中、台、日之間,正好就是海峽兩岸的一個緩衝。誰知到了今日,本來是一心用作緩衝的地區,居然成為了爭拗的導火線,實在是始料不及。
從以上的分析得出,日本人的佔領釣魚島,是從沖繩開始延伸的,也是始於不義的侵略、血腥的屠殺,再加上和美國骯髒的分贓而導致。
而在近年來,中國人漸漸意識到一個事實,就是要申張釣魚島的主權,不能同「硫球」分割。所以現在中國不少人索性支持「硫球復國」、「硫球獨立」,結合沖繩人,向日本人漫天開價,也許這是更有效的「保釣策略」。
閹割記憶 14,800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國民教育」要搗破其騙局所在,很容易,問特區政府為何先把中國歷史偷偷閹割成「選修科」。
「國民」的內涵,不論優劣,是現狀,要了解本國歷史,才知道國民精神。像一條河,下游的水污染了,問題必出在上中游:是有人在河的中游洗腳,倒糞溺,還是河的上游有一家化工廠?
「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香港的下一代,已經以失憶為時尚,以不知道舊日的事為榮。特區政府偏偏把中國歷史這科藏起來,令香港的下一代更不知道過去,才好把歪曲了真相的「現狀」,硬生生塞進香港學生的腦袋,讓他們無法歸納引證,也無以全局思考。
此等的政治手段,以特區政府十五年來政務官所表達的愚昧,當然不是這伙「港英」訓練的官僚想得出來,而是有更高的幕後推手。
了解法國的民主現狀,與西方的自由思想,必讀法國大革命。欲明白英國的寬容,亦必同時讀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割裂的上文。了解美國的憲章,亦必須知道獨立革命與南北戰爭。了解今日北韓金三世在搞什麼,亦須知一九五○年的韓戰,還有北韓承傳自中國秦始皇家天下而暴力集權此一沖積成的獨裁脈絡。
香港的下一代,追求 iPhone時尚,換了三星的 Galaxy S3,還用 iPhone4的,成為「歷史」了,就會遭人恥笑,這是香港青少年消費族愚蠢的習性所在。特府順水推舟,閹割歷史科,將中國歷史變成 Nokia、 Ericsson,甚或更早的「大水壺」、「大哥大」,投中國人跟風貪新、棄舊善忘的大愚昧天性,是一條反智的長河,上游垃圾,下游自然污染,恭喜。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周顯
周顯
日本戰時殘害香港至深,港人保釣興趣缺缺
釣魚島事件日漸升級。日本方面,因著政府和右翼分子的推動,既發動了「雅虎公投」,又撒回了駐中國大使,至於中國方面,則除循外交途徑嚴正抗議之外,剛剛做的民意調查,有九成的人支持中國政府使用武力。至於在香港,由於政客們已經進入了9月9日立法會選舉的第一階段,所以暫時無暇兼顧釣魚島事件。這未免是值得遺憾的。
其實,單單就和日本人的恩怨而言,香港人是最深的。保釣分子的第一滴血,就是香港的保釣勇士陳毓祥流下的,在中港台發動過的保釣運動當中,只有陳一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筆血債,是所有香港人都應該緊緊記住的。此外,日本人在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的一百年間,從侵略琉球國、火燒其皇宮、殺光其宗室開始,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不知犯下了數不清的淊天罪行,傷害了無數的東亞人民,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在整個大東亞侵略戰爭當中,受到毒害最深的,正是我們香港人。
日本人在一百年的大東亞侵略戰中惡貫滿盈,但是論到其惡行的深淺,也有程度之分。它最早獲得了台灣,台灣人變成了日本國的二等公民,身分雖是低下,但是相比起後來獲得的土地的人民,台灣人已經算是「優待」了,尤其是那些菁英份子,已經變成了「假東洋鬼子」,可與日本人平起平坐,此所以李登輝、金美齡諸人仍然懷念日治的時光。反觀在東三省,也即是當時的滿州國,中國人慘遭奴役,中間死人無數,遭遇生不如死,可是在其奴役當中,不乏是為了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東三省的大量基建,很多是日本人(奴役中國人後所)留下來的「遺產」。南京大屠殺是中日戰爭之時,最為慘酷的一役,城外城內、軍士人民加起來的死亡總人數達到三十萬人,婦女和兒童受虐者不可勝數。但是,由於南京是當時傀儡政府的首都,所以日本人在管治之時,不乏優厚條件,南京人受到的對待也明顯高於其他地方的中國人。在1945年,日本人戰敗時,南京人口反多於中日戰爭之前,便是一證。
但是,香港的情況,卻是日治之下最壞的。在1941年,日本人侵略香港之前,香港的人口是160萬人,過了3年零8個月的日治之後,人口跌至60萬人,但是房屋居然還不夠住,16萬人無家可歸,皆因在日治期間,房屋給破壞了一大半。由這些旁證可見,在整個中日戰爭當中,香港人受到日本的荼毒最深,生活也過得最苦,慘絕所有的中國人。
香港人和日本人除了筆血債之外,還有錢債。日本人在香港發行了19億元的軍票,強迫香港人作為貨幣使用,在戰後,這筆巨款化為烏有。這筆相等於今日的5,000億港元的巨款,日本政府不肯認賬,理由是﹕日本並沒有有關的賠償法案。這顯是強辭奪理的說法﹕你搶了人家的錢,然後不肯賠償,因為自己沒有條規矩,也只有日本人才能說出這種所謂的「道理」。或曰﹕當日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大方地取消了日本的戰爭賠償,但是別要忘記,當時的香港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蔣介石的撒消賠償,可不能代表香港人,更不能仗此取消5,000億元的債權,這相等於每個香港人有7萬元的欠債。
我們挖這一筆陳年舊賬出來,是企圖說明﹕日本人欠了香港人3年零8個月的血債,也欠了香港人5,000億元的錢債,非但不肯承認、不肯道歉、不肯認錯,再加上陳毓祥的一條命,香港人本應站在保釣的最前線。但是在今日中國內地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保釣運動當中,香港人究竟做了些甚麼?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檢討的。
讚好 · · 分享 · 4662 · 12 小時前 ·
有 46 個人都讚這好。
被轉分享 2 次
Green Leaves 日本拒償軍票的主要理據是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現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當年曾協助「香港索償協會」起訴日本,他認為此和約對香港並不適用,因為它是日本與盟軍簽訂,而香港人不是盟國國民。雖然香港人是英殖民地居民,但不屬於英國國民。(這點似有爭議的空間)。此外,每張軍票均印有「此票一到即換正面所開日本通貨」等字樣,所以日本政府是有責任見票即付。
11小時前 · 讚好 · 2
Green Leaves 有人話「股市專收叻仔」,其實政治亦是專收叻仔,陳毓祥即是個好例子。陳君年歲跟思歪相若,都是英皇仔,但讀書成績好得多,仲係港大學生會會長,國粹派代表,根正苗紅。可惜政治幼稚,四五天安門事件,竟登報支持四人幫政權。後來玩立法局直選,當然接連失利。記得有次他進行競選活動,竟被幾名「著住拖鞋」的港大學生尾隨派傳單,進行反宣傳,認真窩囊兼無癮。他藉保釣玩出位,始終是有點為政治而XX的味道。最後,攪出人命來,算是落得個「為國捐軀」的美名。所以,年青人有本事的,最好不要選擇從政,陳君事跡,絕對值得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