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亦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亦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Shirley May 平易近人

Shirley May 又平又大支,花香味香味好香,同時兼備平易近人同大支嘢的特質,我用很大量的。
說起香水,有隻同樣是木質的淡香水名字很浪漫,叫午夜飛行,

Guerlain Vol de Nuit, 1933 

是嬌蘭出品,靈感來自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的同名小說Night Flight而設計的香水。所以認識這個名字是看另一小說看回來的,以下轉載一小段文字,是亦舒的回南天:

她自玻璃櫥櫃取出一小瓶香水,「買一瓶香水吧,女孩子永遠不會嫌香水過剩。」

  那只瓶子剔透玲瓏,我很喜歡。

  日本女孩解釋:「香水是冠蘭出品,名叫『午夜飛行』。」

  「多麼奇怪的名字。」我詫異。

  「是的。一次世界大戰,空軍深夜出擊,戀人依依不捨之情在香水中表露出來,所以叫『午夜飛行』。」

  「啊。」我感動了,「每隻香水都有如此動聽的故事嗎?」

  日本女孩子又微笑,「不一定。」

  「我買下它。」我說。


SO BLOOM women's designer inspired perfume fragrance mfg by SHIRLEY MAY DELUXE

  • SO BLOOM blends a woody, powdery, white flowers mixed with woody accepts and blended with Chinese honeysuckle is a fresh and comforting scent
  • Characterized as Floral group
  • Unique alternatives to expensive designer brand name style packages
  • Stylish 3.4 oz / 100 ml package
  • Eau de parfum EDP quality fragrance oils
  • New Cellophane Wrapped Packaging
  • Mfg by Shirley May Deluxe

SO BLOOM 女式設計師靈感香水,由 SHIRLEY MAY DELUXE製造

  • SO BLOOM 混合了木香、粉香、白花香和木香,並與中國金銀花混合,是一種清新舒適的香味
  • 被定性為花卉組
  • 昂貴的設計師品牌風格套餐的獨特替代品
  • 時尚 3.4 盎司/100 毫升包裝
  • Eau de parfum EDP 優質香精油
  • 新玻璃紙包裝
  • 雪莉梅豪華製造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也談亦舒

亦舒的小說格局不大,但勝在有自知之明和自知之名,(有名你叫,還有她哥哥是誰),也較尊重讀者,可以用嫻熟來形容。 她的小書,寥寥數筆,就交代好時間、人物、地點、事由,賣的是生活風格(名字靚到”揼”一聲,艷驚四座的午夜飛行香水,女主角帶一張素面脫俗出世地在上環黃金地段開一爿古玩店), 灑脫的女性主義(男角大多是窩囊廢,女角惟有自強不息)。 

不要說現在的手機文化,那些年,80年代的社會即食文化興起,信用卡開始流行,太細膩的側寫變得不合時宜,就好像一個導演愛把鏡頭對著一樣物事,然後用半場戲,把它一直無限放大,只求個人拍攝時的快感,而不理會看者的感受,有些人說這叫電影感。 

觀眾付錢入戲院都是想找一時三刻的娛樂,當然小說內的金句能否細味耐嚼又是一回事,即食麵無益,多食會高血壓,但是全球都有人愛吃。對於讀者想看什麼,她完全知道。香港人步伐急速、勤力、講效率,是人所共知的,這也是香港急速起飛的原因之一。讀者都想做書中那個時髦,自信,兩三下手勢就將問題迎刃而解的女生(當然也有寫男生的但不多);主角完全是代表了當時的香港精神,那有不看得投入之理?當然角色討好也很重要,女主角美麗,就遇人不淑;平凡可人兒,則永遠有俊男傾倒,主要是不會引起讀者妒忌。 

21世紀,有人說現今的亦舒很色,驚嚇了一眾正經八百的粉絲,這轉變好壞難說,但我還可以接受。金庸寫十四部武俠小說的最後一部鹿鼎記,也夠驚駭,一反過往正氣的英雄形象,寫了個小滑頭韋小寶,可能這是作家必經的階段。 

亦舒小說有多好看?看她的人,如恒河沙數,加上玫瑰的玫瑰十字會,家明的日月神教,答案自不言而喻。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蔡瀾亦舒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60131/341365

【星期日文章 蔡瀾】亦舒的娘家
  857 views │ 2016年01月31日

WhatsApp
LINE it!

和亦舒相交數十年,她老死不相往來,非但我,連她哥哥倪匡也從不連絡。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亦舒在香港還有一個娘家。

亦舒的書幾乎全由天地出版,連她早期在環球和博益的,像《女記者手記》、《銀女》等,也全由天地重新再版,最齊全。

「天地圖書」由李怡創辦,後來被陳松齡和劉文良接手,從一九七九年開始出亦舒的書,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時光飛逝,到二○一六年,天地已四十周年了,而亦舒小說的第一○○本《滿院落花簾不捲》於一九八九年出版,第二○○本《如果牆會說話》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三○○本《衷心笑》在今年的二○一六年出版,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三百本書,多不容易呀,其他作者有哪一個像她那樣多產?說起來容易,要做到難如登天,這完全是因為亦舒寫作有異常的規律,每天早上寫幾個小時,中午吃飯停下,下午又繼續,那麼多年,從不間斷,也從不脫稿,週刊雜誌也不必催稿,她一交來就是一大卷,怎麼用也用不完。

三百本書之中,也不完全是小說,雜文輯成的也有,但佔一小部份,這次天地隆重其事,《衷心笑》還出版硬皮書,喜歡亦舒的人,快點去買一本來珍藏。

雖不來往,但他哥哥倪匡一說起她,也不得不佩服:「愛情小說來來去去,不過是男追女,或女追男,另一個男的或女的,出現了,就是一篇。我寫科幻還可以異想天開,她就是幾個男男女女,一寫幾百本,我服了。」

怎麼開始的呢?當年的李怡英俊瀟灑,有東方保羅紐曼之稱,十四五歲的亦舒,最愛流連在李怡的出版社「伴侶」,李怡引導她看《紅樓夢》,她一看數十次,背得滾瓜爛熟,有個人要問「雀舌」這種茶出現在書中哪裡,亦舒即刻回答第幾回第幾章第幾行,也曾經有人請亦舒寫《續紅樓夢》,給她一口回拒:「這種書,已沒有人會寫了!」

家父也愛讀《紅樓夢》,記得他每一次來港,一定給亦舒拉去,一老一小,兩人大談紅樓,不亦樂乎。

另一輯李怡介紹給她看的書,是《魯迅全集》。《紅樓夢》給她看,看得寫三百本愛情小說,但魯迅的文章一看,就看壞了,別的不學,學到魯迅的罵人,如果當年是我,我就會介紹她看魯迅的弟弟周作人,也許更適合她。

亦舒罵起人來,從不留情,香港文壇很多人都給她罵過,只有四個幸免,那就是金庸先生、李怡、她哥哥和我。

亦舒敗過金庸手下,那是她向查先生要求加稿費時,查先生寫了六七張稿紙的信給她,解釋出版工作的困難,為什麼不能加。如果這封信她還留下,那可以拿去拍賣,相信要加的稿費也能取回。

另一封珍貴的信,是我寫的。事關查先生生病要開刀,在遠方的她非常關心,我把查先生如何與病魔搏鬥的經過寫成短篇武俠小說,寄了給她,也有數十張稿紙,不過如果拍賣,就沒那麼值錢了。

那麼多年來,亦舒在她的散文中也偶爾提到我,這次由她的編輯阿勞影印了一疊交給我,雖然沒罵過我,但還是結怨甚深,她說記得小時候到小蔡房間去,看見他買的新電鬚刨,覺得有趣。陰險的他立刻將鬚後水、熱毛巾遞過來,意思是說:你剃呀,有種就剃給我看,年輕的我下不了台,氣盛,滿不在乎用那隻鬚刨在上唇磨來磨去,作剃鬚狀,刮得辣辣作痛,把汗毛扯得光光……

但此後汗毛再長出來,非常粗濃,不是沒有後悔的,真的什麼都要付出代價。今年對鏡化妝,看到面毛,又想起小時的放肆。

這個題目,在她的雜文中不止一次,後來去拍照片時負責化妝的劉天蘭細細觀察後也說:嘴角略見汗毛,要漂染才妥……

我常寫餐廳批評,讀者們都懷疑我會不會煮,就算近來在網上,也被人家問同一個問題,這點我自己不再解釋,由亦舒的雜文中可以證明。

在《大吃大喝》一文中,她說:「一次,小老蔡在家請客,做了大概二十個菜,飯後由利智、劉天蘭、顧美華和我四個人蹲在廚房洗碗,亦洗了個多小時……」

另一篇《風流》,她說:「在電視上看到蔡瀾在黃永玉家表演烹調技術,他穿長袖白恤衫,腕戴積家手錶,正在做蘿蔔排骨湯;他煮的菜我吃過不少,自問並非美食家,可是也欣賞得到菜式中的款款情意……

說回天地圖書和亦舒的關係,她說:「家裡但凡少了什麼,都向娘家要。」

雨前龍井喝光,稿紙用罄,想着那些書報攤說的急用藥物,都致電娘家,叫他們火急航空寄上,親友過境,亦由娘家代為招呼,請茶請飯,出車出人,面子十足,其實已無娘家,所謂娘家,只是出版社……

亦舒移民加拿大後,金庸先生與我只見過她一次,從此她不露臉,當今,要問什麼,也只有問她娘家了。

(插圖:MEILO SO)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貴族KUTCHINSKY VS 暴發戶CARTIER

http://fashion.sina.com.cn/zl/fashion/2014-09-12/15032067.shtml?from=wap

亦舒小說中最推崇的時尚大牌
2014年09月12日15:03   時尚專欄  作者:摩登WEEKLY   我有話說
2
  以前都說香港比內地要領先個二三十年,乍聽誇張,不過從時尚角度來看還真別不信,看看亦舒的小說,無論數品牌還是審美段位,那些七八十年代寫就的書如今都仍然可作時尚聖經來遵循一番。內地等到安妮寶貝出山已是世紀末,後來拿品牌名字湊稿費的郭某則是21世紀的事了。

  亦舒書寫的是香港這個充滿物慾的都會中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會中的人,衣食住行都是要講品質的,而品質總是難免膚淺地用品牌logo來佐證。亦舒對自己的主角,在審美上有近乎偏執的潔癖,有一定的格調要求,因此各種國際大牌的名字便散落在其尖利奇詭的文字之間,勢利又努力地為描繪主角服務。

  珠寶:辜青斯基是什麼?

  亦舒關於時尚最狠的句子出現在《喜寶》當中,富家女聰慧說:“爹很寵媽媽,媽媽的珠寶都是辜青斯基的。”喜寶詫異:“卡地亞的不好嗎?”聰慧笑:“那是暴發戶的珠寶店,暴發戶只懂得卡地亞。”

  寥寥幾筆,把卡地亞踩到了地上,還要被諸多連卡地亞價格尾數都付不起的人奚落。另一面,又令亦舒迷們苦苦尋找“辜青斯基”究竟為何。尚記得一次無趣的團建講座上,小六和時尚、生活方式版面的同事就曾熱烈探討這到底是什麼牌子,未果,過了好幾年,終於可以百度出其實是一個古老的波蘭珠寶品牌Kutchinsky ,多為皇室和貴族所用,講究大顆寶石、簡約鑲嵌,相比之下,小家碧玉般的Tiffany啊Cartier啊確實只能跟旁邊歇著了。這個品牌不知道,我們一點都不慚愧,因為Kutchinsky實在就是太不大眾了啊。

  這就是亦舒的風格,追求極致。大俗才雅。所以喜寶一上來就拿著情夫的支票去買了個胡亂鑲嵌得像麻將牌一般的大鑽石。後來則直接進階拍賣會上的古董珠寶。

  在亦舒其他的文字中,對有品牌的珠寶也不太熱衷提及——只有年輕女孩戴著小小鑽石的Tiffany和Cartier時才是“可以被原諒的”。

  服裝:不同身份愛不同大牌

  大家常常抱怨不知亦舒用中文寫的極其妖冶的品牌都是個啥,比如姬仙蒂婀、喧默斯等。後來有人恍然大悟,人家都是用粵語發音來做音譯的,所以要用粵語來讀一讀這些拗口的字詞組合,並在腦中快速搜索類似發音的英文/法文,品牌也就慢慢浮出水面。

  所以姬仙蒂婀就是ChristianDior ,喧默斯就是愛馬仕,而“芝韻詩”這麼本土的名字搞半天竟然是Givenchy!

  女主角常常身著dior的套裝或禮服裙搶盡風頭,同時也看得出亦舒極喜歡dior的new look輪廓,只要是年輕貌美的女孩子,統統是波姬小絲/鮑蒂昔裡的臉孔加上蓬蓬傘裙襯出的細細腰肢,活潑、肆意、驕縱,任何人被她傷害都忍不住要給予原諒。

  而Valentino職業套裝、愛馬仕的絲巾則總出現在獨立的職業女性的身上。(好神奇竟然不是如今正裝界的一哥一姐阿瑪尼~~)。她最贊同的是女性著寬身套裝,最好白、灰,亞麻。可別會錯意是例外風,小六很確定她說的輪廓在如今的紐約時裝周中比較常見。(真可惜了亦舒是“英國文化最牛逼”派的,但是她的審美不巧現在正被美國人推崇著。)

  男士著裝方面,能入亦舒法眼的永遠是淺色套裝西裝,亞麻,皺一點沒關係。襯衫說來說去都是LAVIN,鞋子翻來覆去都愛講BALLY。

  此外,最令小六感到寂寞的是,《她比煙花寂寞中》,女記者穿牛仔褲出門採訪是自我放棄的無格調象徵。六七十年代的記者都把自己當商界白領打扮嗎我靠!

  不過亦舒對箱包的要求實在太高,愛馬仕的手袋與全套路易威登旅行箱,那些靠自己雙手掙得生活與逼格的白領女性們總是隨手就來,小六想對天長呼:香港免稅是有多便宜!香港白領工資是有多高!香港女人是有多能月光!

  香水:一個時代的記憶

  常見的無非嬌蘭1933年出的“午夜飛行”(Vol de Nuit),看名字就曖昧狂放,如今早已停產,不知嬌蘭​​會不會偶天想起來出個限量復刻版。

  然後則是“哉”(Joy),品牌為Jean Patou,這個如今在市面上似乎無跡可尋,據說主調為保加利亞玫瑰,玫瑰雖艷,味道卻是沉鬱、樸素的芬芳,所以不知“哉”不知是不是與第一代paul smith玫瑰香水類似的調調。

  總之,這兩款香水都被那些性格鮮脆刮喇的亦舒女性角色們,從做底層小職員時一直噴到做管理層,價格不菲也從不停止,意蘊“立志早,且志堅” ,似乎是兩個勵志香水。

  表:態度勢利兼務實

  最後說表,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亦舒對手錶的態度極為勢利兼務實,來來去去無論男女戴的都是金燦燦的勞力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俗“金勞”。質量皮實、logo響亮、諧音美滿、造型中性,戴在亦舒筆下女強人腕間尤其擰巴至極又精彩之至。

  另一方面,則會輕描淡寫一兩隻“積架”(積家),柏德翡麗(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偶爾出現。沒了。所以亦舒迷們,恭喜你,這個目標不是太喪心病狂。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