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蘋果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余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

蘋果的營養很豐富,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酸類物質。1個蘋果中含有類黃酮約30毫克以上,蘋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膠,維生素A、C、E及鉀和抗氧化劑等含量也很豐富。1個蘋果(154g)膳食纖維5g,鉀170mg,鈣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Vc7.8g,Vb7.8g。蘋果中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多,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余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於可溶性纖維果膠,可解決便秘。果膠還能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調節機體血糖水平,預防血糖的驟升驟降。



中醫相信它可「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營養學上的分析,指出蘋果含有最多果糖,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蘋果果膠屬於可溶性纖維,不但能促進膽固醇代謝,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更可促進脂肪排出體外。法國人做過一項實驗,讓一組身體健康的中年男女每日進食兩、三個蘋果,一個月後,量度他們體內膽固醇水平,發現80%的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又叫壞膽固醇)都降低了;同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即好膽固醇)卻有所增加。蘋果對於心血管的幫助可見一斑。



蘋果所含的微量元素鉀能擴張血管,有利高血壓患者,而鋅亦是人體所必需,缺乏時會引致血糖代謝紊亂與性功能下降。



生吃蘋果,除了能獲得以上效益,還能調理腸胃,因為它的纖維質豐富,有助排泄。另一方面,泄瀉的人吃它也有好處,因為蘋果酸具收斂作用,但須注意,如屬脾胃虛寒型的慢性泄瀉,則須將蘋果用錫紙包裹,先焗熟或煨熟才吃。



蘋果營養豐富,熱量不高,甚受減肥者歡迎。



食療方面,用蘋果皮加薑數片煮水喝,可止嘔吐。用蘋果配梨子可減梨子之寒,更有強化和潤肺潤胃之效。



蘋果別名:頻婆,奈、天然子、林檎、平波。



產地: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世界各地有產,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廣為栽培。9-10月間果熟時採收。蘋果在中國自古已入藥,古本草有載,稱「奈」、「頻婆」、「林檎」。古代用半熟的蘋果水煮,連湯食之,治水痢腸瀉。生果之中,有益正氣,蘋果地位佔先。國人或說香蕉、雪梨寒涼,芒果濕熱,就是橙之汁液對支氣管炎時也不利,暫時禁吃,但蘋果不在此限。



性味、歸經:甘、微酸,涼。歸脾、胃、肺經



功效:生津止渴,潤肺化痰,除煩解暑,益脾開胃,醒酒,止瀉



臨床應用:
1. 用於熱病津傷、咽乾口渴或肺燥乾咳等症-可生食或冰糖煮服

2. 用於心煩及夏季暑濕外感發熱-生食或搗汁服用

3. 用於病後胃納不佳,或食後脘部脹氣不舒、醉酒-無論取其開胃或醒酒,均可於飯後生食

4. 用於慢性腹瀉、結腸炎-以蘋果乾粉15克,空腹時溫水調服,有較好的止瀉效果。或以蘋果皮煎水內服。或每日可吃蘋果二、三個。蘋果不用削皮,以免損失維生素 C,可用開水燙洗連皮吃。

5. 用於脾陰不足,消化不良,少食,腹瀉-可用本品絞汁服。補脾止瀉,配伍蓮子、淮山等煮熟用

6. 治反胃吐痰-蘋果皮煎水飲

7. 對高血壓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治療高血壓時,可飲蘋果汁,每日三次,每次100克

用量、用法:生食、搗汁、製成粉劑、煎湯或熬膏。加肉同烹,或作成製絲果亦為餐佳肴。

使用注意:多食令人腹脹,故不宜多食



現代研究:
1.蘋果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蘋果酸、蔗糖、還原糖、檸檬酸、奎寧酸、枸櫞酸、酒石酸、鞣酸、果膠、醇類、磷、鈣、鐵、鉀、鈉、鋅、豐富的纖維素;還含脂肪、粘液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

2.蘋果酸類物質能收斂,果膠、纖維素能吸收細菌和毒素,可止瀉。有機酸亦能刺激大腸,而纖維素又促進腸的糯動,潤腸通便,解決便秘的煩惱。蘋果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並可治療大腸憩室,多聞蘋果的香味,可以解除抑鬱感和壓抑感。其所含維生素C可滋養皮膚,使其保持光潤和彈性;並保護微血管,預防壞血病,促進傷口癒合。

3.現代醫學家認為吃蘋果可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無異阻止血管硬化;所含微量的鋅,有利兒童生長發育和增強記憶力。孕婦作嘔,吃蘋果除可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還可調節水鹽及電介質平衡,食入過多鹽分時,可吃蘋果幫助排除。又可防止嘔吐致酸中毒症狀出現。

4.蘋果汁有調理腸胃,促進腎機能,預防高血壓的功效。

5.大量生吃蘋果通利大便,清潔牙齒,熟用則補脾止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