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鑽籬菜

雞有名五德之禽,大年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到年初七才輪到人日;又,蓋因活生生的活雞專食害蟲,象徵化災除病,故在術數上又是醫神,可見雞的重要。

且不論以往農耕社會中雞的報時作用,鮮雞確是美味的食物,自古僧人隱稱雞為鑽籬菜。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八:“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唐宋和尚也有難抵雞肉之美味的時候,為了開脫,便杜撰酒肉穿牆過,雞自動鑽出成盤中菜等說法,可見民以食為天,民當然包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和尚呢!

為何雞肉特別鮮,味道那樣棒呢?關鍵在谷氨酸納。谷氨酸納又名味精,雞本身充滿谷氨酸,加上鹽,即能產生大量的谷氨酸納,大家聽說過雞粉吧,煮菜餚湯,無任歡迎,鹽焗雞、咸雞等有的是全天然的味精,難怪雞粉恁好用......

而出名食經,清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便好用雞汁,可說煮什麼都用之,鮮味也,可用雞汁水煮魚,雞的鮮加上魚鮮,美味可想而知。

說開水煮魚,那日吃飯,席間長輩教授用白水煮魚,有魚腥的水不要,再淋上熟油豉油上桌,十多斤的大魚肉,能浸熟得細嫩而不失鮮味,是大酒家的飯店不傳秘方,妙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