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購買酒店房前的七點提示 - 作者言論中肯、可信,讚!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a443e7d4-53e4-4016-ab32-24e5f80a55ca-374701#eti-article-comment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回上頁 I 我的書籤I 我要回應I 分享至facebookI 友善列印 地產  

購買酒店房前的七點提示
撰文:林浩文 萊坊董事兼大中華研究部主管
欄名:專家論市

最近有發展商拆售多間酒店房,標榜業主毋須繳交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結果不足數天已售清300多伙。這令政府高層非常關注今次事件的影響,亦正積極研究有關安排是否合法。

暫且撇開項目拆售的合法性或大型公司的社會責任不談,事實上,酒店拆售房間在外國甚至東南亞及中國並不罕見,但買家受到不少限制。很多港人未必想過購買酒店房間,但其實在外國如英、美等國家,酒店發展商為了擴展業務,會透過出售酒店房間籌集資金,但購得酒店房間的業主通常並非用作長期自住,而是視作投資,房間仍交由酒店營運商出租,賺取租金收入,而營運商則收取管理費及其他指定回報。

酒店拆售問題多 京2010年禁

2008年前,許多歐美人士到東南亞購買度假式別墅(Resort Villa)或酒店式住宅作投資及度假之用。許多國家也推出相關政策吸引投資者或退休人士,如馬來西亞的Malaysia My Second Home(「MM2H」)。

不同項目有不同的銷售方式及條款,部分發展商向公眾出售酒店房間後由酒店營運商負責管理,業主每年最多可入住一定日數(如30日),其餘日子則由酒店出租予旅客,租金由酒店營運商及房間業主按合約條款分拆,亦有發展商提供首幾年的租金回報保證。

北京幾年前已有5星級酒店分拆出售。近年政府多次調控物業市場,北京有不少發展商把項目改為酒店式公寓出售,可是部分項目問題叢生,例如電費、水費皆按照商業用戶計算方法,較一般住宅為高,而政府對酒店的防火要求也比較高,例如禁止明火煮食,結果2010年中旬起,北京政府便叫停所有酒店式公寓出售。然而,現在中國其他地方仍有許多中高檔酒店式公寓或服務式公寓出售。

只要投資者不要抱着「羊群心態」,這類投資確能提供較高的回報,尤其在現金貶值的年代,但要注意相關風險。

須注意商譽按揭二手市場

除回報及資產升值外,不管在香港或海外購買酒店式或度假式物業,買家應注意以下事項:

⑴發展商的信譽:部分中小型發展商可能對這類項目缺乏經驗及有資金問題;⑵酒店營運商的背景與經驗:部分酒店營運商有可能管理不善或有機會破產;⑶銀行按揭:銀行可能不提供按揭或按揭成數比較低,可能低至50%(Loan to value)或以下;⑷二手市場:該類物業的二手市場限制、需求及流通性,業主是否容易把物業放售;⑸買賣及管理合約的內容及細則:合約內容可能不清楚或欠詳細,或個別收費過高;⑹日常及日後管理及維修費用的承擔責任:業主可能要支付日後的維修費用或有關改善工程費用;⑺稅項:當地是否對買家身份設有限制及徵收稅項,以及當地土地契約條款等問題。

這類投資物業回報通常較一般住宅高,在個別市場回報率可高達8%或以上,但筆者建議買家在購買相關物業前,應先向專業人士及法律顧問了解市場狀況及合約內容,以保障個人權益及了解相關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