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這部作品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作魯濱遜是生活在18世紀的英國,一次出海行遊,船不幸觸礁,最後漂流島一個荒島上,在那裡他用勞動戰勝自然,用才智克服困難,之後又救下了一個土人取名為“星期五”。經過28年的磨難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英國約克郡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由於他一心想遨遊四每、了解世界。終於不聽從父親的勸告而離家出走去做船員。他在非洲沿岸遭到海盜襲擊成了奴隸,由於生活難以忍受他趁機乘坐一條小船逃跑了;一艘葡萄牙貨艙搭救了他,並把他平安地動到了巴西。在練習本分經營種植業並發了財。當有人向分建議一起出海到非洲販運黑奴時,他又一次屈服於自己的嚮往,踏上了去非洲的航海之路。途中突遇風暴,船上只有他一人倖免於難,漂流到一個荒島上得救。他從遇難船上運出糧食、衣物、工具等物,開始了在島上的獨立生活。《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穫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皮物。後來分搭救了一個野人,指導他收做僕人,為他取名為星期五。期間又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一直到第二十八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變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的父母已辭別人世。魯濱遜收回分在巴西的種植園的全部收益,並把其中的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荒島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約克市的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來是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於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
由於貨船失事,魯賓孫漂流在一個小島上,陷入絕境的他以人們難以想像的堅強和毅力,勇敢地想各種困難挑戰,以他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犬養山羊、修建船隻。憑他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是自己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救出了一個即將被土著人吃掉的”星期五”。
正當魯濱遜積極準備救出一批淪落為土著人的西班牙船員時,他的命運突然逆轉,一艘貨船被暴徒劫持,船長和大副被送上荒島。這是,機智勇敢的魯濱遜也從此結束了自己20多年的荒島生活,回到了英國。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題思想:《魯濱遜漂流記》讚揚了處於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的開拓進取,不畏艱難,勇於冒險的精神,蘊含了勞動創造美的思想,卻也因歌頌了一種永不滿足地對外擴展的殖民意識,以及無節制的對自然的洗劫行為等表現出了時代的局限性和消極意義。
(一)主題一:人與上帝的衝突
藉由人與上帝的衝突的展現,表現笛福的宗教觀:上帝是輔佐人克服困難的外在的精神力量。笛福崇尚信仰自由,他的宗教觀借魯濱遜這個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魯濱遜漂流記》主要地反映了笛福的宗教觀,他認為上帝是輔佐人克服困難的外在的精神力量,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並對人精神的自我完善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主題二:人與自然的衝突
藉由人與自然的衝突的展現,既表現了笛福崇尚勞動、個性自由和開拓精神等,也表現了笛福的以人為本,崇尚人類征服自然的自然觀。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以戰勝自然顯示自己對於自然的主宰地位,人與自然是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這篇小說中,人與自然的矛盾衝突的化解結果就是人戰勝了自然。
(三)主題三:人與人的衝突
藉由人與人的衝突,表現笛福想建立一個自由的,只憑口頭契約就可以實施統治的烏托邦理想。《魯濱遜漂流記》中人與人的衝突反應了笛福的政治理想:建立一個烏托邦。因為笛福在政治上反對專制,主張民權,他認為任何人的基本權利都是不能夠被侵犯的,雖然他的政治思想也有其兩面性的地方,比如他在反對專制崇尚宗教自由的同時也贊同殖民制度。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題思想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一)進步性
在作者的年代,社會工業革命帶來了絕好的發財致富的機會,技術發明接連不斷,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對外貿易財源滾滾,海外擴張伸展到了全球,即使一無所有的貧民,只要敢於冒險,大膽進取,就能有發財的機會。《魯濱遜漂流記》打造了一個堅強勇敢、剛毅、勤勞、智慧的完美個人,讚揚了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個性自由,發揮個人才智,勇於冒險,追求財富的進取精神,肯定了人的創造能力,從人的創造能力角度來揭示人的自由本質,在人類的創造性勞動中,進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從而弘揚人的聰慧和勞動創造能力,否定了上帝萬能以及上帝創造一切的荒謬的理論,一種無所不能的挑戰欲燃起了笛福對生存的美好盼望,並藉魯濱遜的奮鬥歷程把人的能力推到了頂點。魯濱遜精神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產物,也是在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所開闢的新天地鼓舞下,人們開拓自然,佔有自然的藝術性表現。
(二)局限性
1.側面反映了人類精神世界的空虛。笛福及其作品推崇人類追求財富的進取精神,雖然得到了當時社會的承認和鼓勵,但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因為,人類的這種無節制的對於物質的依賴和財富的攫取,顧此失彼,會導致了人們的價值觀念的改變,導致拜金主義的盛行和物質享受的無度,並最終導致人精神世界的空虛,人類陷入迷惘和消沉。馬克思認為,從必然走向自由,要經過一個“對物的依賴基礎上的獨立性”階段。人類掙脫人身依附的慾望,歸根到底是由於商品經濟的廣泛發展,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人們“完全埋頭與財富的創造和和平的競爭”,在擺脫了人身依附之後,人並沒有獲得完全的自由,而是得到了一種“對物的依賴基礎上的獨立性”。在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這種依賴是無可避免的,也就是說,只要承認商品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人的物化就是無可逃遁的,所以魯賓遜是歷史的英雄,又是人的悲劇。
2.笛福的自然觀對21世紀的地球現狀而言是消極的。21世界的人類為笛福所推崇的自然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面臨諸多嚴重的人與自然的矛盾,人類深陷生存危機,人類甚至連呼吸、飲水和行走這些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行為都受到了挑戰。越來越多的學者呼籲大眾調整原有的人與自然關係的看法,拓展視野,以新的世界觀來認識人的位置、人的活動和人類的前途。隨著城市工業的開發對自然資源的破壞,人類的物質雖然日益豐富了,人類的精神卻陷入貧乏。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工業模式經濟威脅和毀滅了大自然,是不能保證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對大自然的肆意掠奪、侵害和毀滅的行為必須立即停止。因此,我們作為21世紀的讀者,從文學生態學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我們對待自然的態度要從以人為本轉變到以自然為本,不能在地球生態災難日益凸顯的情況下,還一味地讚揚對於自然無節制的征服和占有的行徑。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人對自然的利用和開發的力度也在逐步增大,對自然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尋求更合理和更持久的生態生存路徑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每次,當環境威脅我們時,人類才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有句話說得好,“誰靠這片土地生存,誰就會傷害它”,人類在肆無忌憚地征服自然時,有沒有問問自己,人有什麼權利來征服自然,人本來就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的兒子,人類群體性地忽視人類生態環境將最終導致人類毀滅。人類想征服和統治自然的思想是惡劣的,而根除這種思想就必須人人都要有人類是自然之子的意識以及人類和自然平等的意識。自古,我們中國就崇尚“天人合一”,我們要逐步建立“生態中心論”:擯棄以人為中心的理念,而要以生態為中心。“生態中心論”把自然視為與人類平等的伙伴而不是征服和統治的對象,要求將自然當作像人一樣的伙伴來尊重其應有的價值和權利。在上帝和人類的約定中,上帝答應給人類提供土地、河流、陽光、食品等一切人類所需要的,但上帝也要求人類平等地答應遵循上帝給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和基本法則,要人類體恤和善待大地,愛護草木和動物,尊重一切生命存在的權利。這種思想是人類必須敬畏生命的生態理論基礎。
簡言之,我們要認清楚真正的需要,不要因為多餘的需要而產生佔有慾和征服欲。在現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大趨勢下,我們要改變不良的經濟和消費的觀念,反對超前消費,攀比消費,畸形消費。在經濟制度上,要變傳統的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為科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提倡生態生產,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時時刻刻想到子孫後代,與自然和諧共處。
3.在物質至上的指揮棒前,宗教信仰變成了應時性的工具。魯濱遜第一次生病的時候才意識到上帝的存在,他從內心深處悔悟,真心誠意的祈禱上帝,懇求上帝的拯救。一句聖經中的:“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一直給他精神的鼓勵。宗教保全了他的心智,成為他以後解決問題的有利的指導,其實質是信仰和上帝在某個程度上已經被他實用化和物質化了。在此,宗教不再是一種虔誠的信仰,而是成為平衡苦悶心理和克服絕望情緒的一種武器,宗教已經蛻變成一種積極而實用的處世哲學和一種自我拯救的工具。
4.魯濱遜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冷漠與功利的態度是個人利己主義的體現。魯濱遜追求財富及其體現者——金錢。他的追求體現為物的滿足,物的背後的人際關係被掩蓋了。他需要星期五,但並不依賴他,星期五隻是他忠實的奴僕,是一個新的勞動力。他接納了歐洲人,但是在本質上,他們只是他島上的臣民,是為了充實他小小殖民地的人丁。最典型的是魯濱遜對待摩爾少年佐利的態度,佐利曾歷盡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幫他從奴隸主手中逃脫出來,而且還盡一切可能來照顧他、保護他,對他可謂忠心耿耿,他曾在激動時決定“從那以後一直愛他”,並許諾要“把他培養成一個大人物”。但當葡萄牙船長出高價購買時,他便不能抵禦好買賣的誘惑,隨手把佐利賣做了奴隸。雖然懊悔在後來也曾出現過,但那隻是當島上的生存壓力使勞動力比金錢更有價值的時候。總之,魯濱遜有充實而堅定的內心導向,除了上帝,他甚至不必依附於任何外在的力量,這種導向就是明確而單一的利己主義。因此,小說中主人公對人際關係的理解與處理方式從根本上來說是功利主義的,在他們看來,人與人的關係首先是契約關係、借貸關係,非經濟的聯繫和活動相對而言是次要的。因而,他們的感情總是伴隨著清醒的經濟利益的考慮,對待他人的態度也完全根據他們的商品價值而定。
總之,笛福及其作品讚揚了處於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的開拓進取,不畏艱難,勇於冒險的精神,蘊含了勞動創造美的思想,卻因歌頌了一種永不滿足地對外擴展的殖民意識,以及無節制的對自然的洗劫行為等表現出了時代的局限性和消極意義。
《魯濱遜漂流記》的寫作特點: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
小說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細緻準確的細節描寫
二,簡明易懂的語言
讀者對小說的理解不僅與內容、結構、敘事方式等有關,而且與小說的語言密切相關。小說的語言淺顯易懂,用了很多日常用語,敘述流暢,表意清晰明了。小說採用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方便讓所有讀者都能看明白。
三,描寫深刻的人物心理
《魯賓遜漂流記》一書採用了很多心理描寫,在塑造主人公魯賓遜的時候所用的一個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寫。這些心理的描寫,細膩而深刻,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小說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所記敘和描寫的一切事件和情景,都是主人公魯賓遜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或者親身思考的。這樣一來,魯賓遜的歷險故事就使讀者既感到新奇,又覺得真實可信。讓讀者似乎身臨其境,主動融入小說其中。比如在魯賓遜與病魔抗衡的時候,真實地描述了“我”在病痛中來自肉體和心靈雙重折磨和掙扎。通過“上帝懲罰了我,誰也不能來救我,誰也不能來聽我的呼喚和呻吟了。我拒絕了上帝的好意,今天要為我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了”這樣的心理表白,讓讀者看到,魯賓遜也只是凡人一個,在他堅強如鐵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溫柔善感的心。也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細緻準確的細節描寫
作者對魯賓遜在荒島上所進行的種種活動都敘述得有頭有尾,把細節交代得非常清楚。比如寫魯賓遜漂流到孤島醒來後,先是看到了海上很平靜,然後開始尋找,繼而看到了一艘小艇,甚至用視線測出小艇離他的距離有兩里路。這些細節的描寫就像把魯賓遜的眼睛變成了讀者的眼睛,把魯賓遜在海邊看到的一切準確無誤地傳遞到讀者的腦海裡,使文中描寫的情節更為真實。又如魯賓遜通過觀察,很快地了解了羊的習性,知道了從哪個方位去接觸羊,羊才不會跑。這些準確而真實的細節描寫,容易感染讀者,可以讓讀者了解到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平時留心生活,仔細觀察生活。
清晰的結構,峰迴路轉的情節
小說的結構一目了然,思路非常清晰。“全書以魯賓遜冒險的經歷作為線索展開,講述他如何離家出走、逃脫海盜、流落孤島,如何在孤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及最後又是怎麼樣成為富翁、如何回到英國等等。”這些情節用一條線的形式引出來,使小說的結構非常緊湊、清晰。同時,在清晰的思路下,故事情節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讀者的心情也跟著膽戰心驚。既流暢又峰迴路轉的情節,正如一條潺潺的溪流般吸引著讀者的眼球。比如寫魯賓遜在某一天,突然聽到從海上傳來了幾聲槍響。原來是一艘經過的船。他趕緊生起火來,傳遞信號。可是,那艘大船卻在自己眼前觸礁沉沒了,獲救的希望再次破滅,魯賓遜又被重新拋入了孤獨的痛苦之中。這樣的記敘方式在文中屢見不鮮,它扣住讀者的心弦,讓讀者在峰迴路轉之中體會小說的精彩所在。
獨具匠心的日記形式
小說在採用第一人稱敘事方式的基礎上,還採用了日記的形式。作者別有新意地以魯賓遜的日記形式推動故事發展。“小說中附上魯賓遜記錄自己日常生活和心裡所想的日記,更容易讓讀者對魯賓遜的遭遇深信不疑,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讓讀者融入小說中體會主人公的生活的艱辛。”而且,在小說中插入日記,可以讓讀者耳目一新。讀者不會因為小說太長而覺得乏味,繼而讓讀者對《魯賓遜漂流記》的內容和思想有更深刻的記憶。
簡明易懂的語言
讀者對小說的理解不僅與內容、結構、敘事方式等有關,而且與小說的語言密切相關。小說的語言淺顯易懂,用了很多日常用語,敘述流暢,表意清晰明了。小說採用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方便讓所有讀者都能看明白。就如作者在寫魯賓遜的日常生活時,都是用淺顯易懂的話語來交代清楚的,如:“整天忙於下海上船,去取船上的物品”、“早晨持槍去島上巡察,打到母羊一隻,它的羔羊隨我回家,卻不進食,只好殺了”、“將箱子、木板以及木排上的木板壘起來,在我周圍做成屏障”,此類語言使作品能被更多的人讀懂,從而擴大小說的影響面。
描寫深刻的人物心理
《魯賓遜漂流記》一書採用了很多心理描寫,在塑造主人公魯賓遜的時候所用的一個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寫。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描寫展示了魯賓遜的思想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點。當魯賓遜在海上遇難時,他認為“毫無疑問,我從此再也不會見到他們了”。僅這麼一句話,卻很準確地將魯賓遜失去同伴後傷心、沉重的心情表現出來,同時也很好地烘託了他自感前途一片渺茫時的複雜心理。在寫魯賓遜開拓荒島時,就寫出了他前後從淒苦到快樂的心理變化。如“儘管我目前過著孤單寂寞的生活,但也許比生活在自由快樂的人世間更幸福”這句話充分的體現了魯賓遜此時對孤島的歸屬心理。而在“不速之客”這一篇章中,作者又用心理對比的手法,來襯托魯賓遜的那種心理落差後的痛苦。這些心理的描寫,細膩而深刻,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魯濱遜漂流記》的人物性格特點:
魯賓遜是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殖民開拓者的形象,他不畏艱辛,勤勞勇敢,富於冒險精神,不斷積累財富,不安於現狀,總在尋求更新鮮、更刺激的生活。魯賓遜是個善於冒險,勇敢無畏,對生活充滿信心的勇敢的冒險者!他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決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事物,他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麵做麵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僕。就這樣,魯濱孫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因此小說一出版,就受島人們的熱烈歡迎。現在,在西方,“魯濱孫”已經成為冒險加的代名詞和千千萬万讀者心目種的英雄。他出身於中產階級,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哲學教育他,要他滿足現狀,不要出海。但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誘惑著他,他雄心勃勃,決心捨棄安逸舒適的平庸生活出海遠航。第一次出海他幾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逃出後在巴西發了財。但他仍不死心,經別人提議,再次出航,結果滯留海島。28年的孤島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繼續冒險。這種勇於進取的冒險精神,表現了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滿足於現狀,要開拓世界、佔有世界的慾望。故事中關於魯濱孫在荒島上經歷的描寫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把魯濱孫描繪成充滿勞動熱情的人。他憑著自己頑強不息的勞動與大自然作鬥爭,表現出驚人的毅力。魯濱孫一到荒島,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絕望情緒後,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鬥爭,他從擱淺的破船上取走了幾乎所有可以取走的東西。他靠著自己的雙手,靠著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簡單工具,克服無數困難,為自己的生存創造了條件。他又挖鑿山洞,修築柵欄, 馴養山羊,種植穀物,製造獨木舟,焙製陶器,加工麵粉,烘烤麵包等,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富裕”。最後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種植園、牧場、兩處住所、許多家具,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包括狗、貓、羊、鸚鵡在內的熱鬧家庭。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費很大的勞力和很長的時間,但他失敗了再乾,從不氣餒。他用近半年的時間造了一隻能坐24人的獨木舟,但要把它放進海裡卻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條小河,他只好放棄這條船,又用了一年時間另造一隻。這種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實幹精神使魯濱孫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作者藉此歌頌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強調了個人的聰明和毅力。魯濱孫是個勞動者同時又是資產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他幾次出海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到非洲販賣奴隸。他用火槍和《聖經》懾服土人,使“星期五”心甘情願地做了他的忠實奴僕。火槍和《聖經》就是歐洲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人民所慣用的雙重武器。魯濱孫頑強不息地與自然作鬥爭,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佔有財富和土地。在島上還沒有其他人出現的時候,魯濱孫就躊躇滿志地說:“這裡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傳給他的子孫。當島上有了“星期五”的父親和那個西班牙人後,他為自己“像個國王”、“我的百姓完全服從我”而滿心高興。即使回到英國後, 他又去“視察”他的“領地”,把島上的土地分租給新去的居民。魯濱孫身上的兩重性, 充分體現了作者自身的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