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iBond








主要民生日用品過去半年漲價驚人。

【本報訊】政府「放風」可能再推通脹掛鈎政府債券(iBond),令很多「食過翻尋味」的投資者均翹首以待。不過,本報發現由於物價飛升,若與個別主要日用品比較,iBond嚴重跑輸通脹,以10304元計算(每手1萬元本金加304元利息),今時今日只可買到644罐午餐肉,較去年7月時少近100罐。





如與半年間漲價近40%的豆豉鯪魚比較,iBond「跑輸」得更誇張。去年7月時以10304元可買到約648罐豆豉鯪魚,但今個月只可買到470罐。






豆豉鯪魚半年漲價38%

與單一消費品來作比較,iBond半年回報大幅「跑輸」,令原本希望以iBond抗通脹的市民仍需節衣縮食,於同等金額下每樣都要「食少啲」,不過,觀乎去年市場投資回報及整體消費物價表現,iBond回報尚叫令人滿意。
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陳寶明則說:「每手派三百幾蚊,假設投資者咁好彩獲分派44手,半年就收到成13376元利息,無論同過去半年通脹、又或者同恒指比,點計都贏,無理由唔滿意啫。」不過,他不認同要再推出iBond,因為幫不到有實際需要的人。
iBond以外,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建議,穩健的投資者可選擇定存,較進取的可買股票抗通脹。


利世文:為iBond回報平反
適中字型較大字型64 昨日,《蘋果日報》財經報道關於iBond嘅統計:如果用午餐肉零售價計,iBond回報跑輸大市「成條街」?
點講都好,我都要向蘋果同僚致最高敬意。因絕大多數傳媒都混淆通脹同消費物價指數(CPI)。蘋果呢次識得用午餐肉做Benchmark,毫無疑問係突破填鴨式教育洗腦嘅第一步。
統計究竟點樣計呢?蘋果同僚用iBond一年淨回報加本金,即係10304元計,舊年同期可買到幾多罐午餐肉,今年可買到幾多罐午餐肉,相差就係「跑輸」通脹指標。
睇咗有關計算嘅報道好多次,都有同樣疑問:係咪應用基數10000元計舊年買到幾多罐午餐肉,再減去今日用10340元買到幾多罐午餐肉,然後先計到iBond跑輸通脹幾多?如用此計法,iBond雖然跑輸通脹,但未至於成條街咁悲情。
另一個問題係:午餐肉係咪通脹最佳Benchmark?其實蘋果同僚話用豆豉鯪魚做Benchmark,iBond輸得更勁。但用白米去計,其實又唔算跑輸喎!舊年升2.28%,iBond派3.04%,點計都有賺喎。


派彩未算失禮
講到呢度,代表填鴨式教育嘅精英知識份子就會走出嚟,好大聲咁講:「用番CPI咪好囉!」
唉呀!用一件貨物會有取樣偏差,但唔代表用一籃子貨物就好好多。一籃子入面究竟有乜,各樣貨物比重多少,一樣可畀統計者做數。事實上全世界嘅一籃子貨物都做數做到飛起。究竟嗰班精英知識份子,幾時先肯睇吓真實世界?
人類幾千年文明傳統,貨幣就係黃金、銀及銅。紙幣現象只係1973年後先有,歷時只有40年左右。如要有一個CPI以外嘅Benchmark,我認為應用黃金同白銀。至於銅,自進入現代文明,已漸失貨幣地位,可以撇出。
如用黃金白銀各佔50/50比率計,iBond派彩唔算失禮。舊年7月底,現貨黃金大約每盎斯1630美元,白銀就約每盎斯40美元;10000元可買到0.39盎斯黃金再加16盎斯白銀。今日,用10340元,就可得到0.38盎斯黃金同19.8盎斯白銀。
據說今年財政預算案會再推iBond,政府分明益街坊。至於抽唔抽,大家自己諗啦!


利世文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http://www.microchow.com/index.php/randomthoughts/40-2010-03-18-02-24-02/626-2011-02-16-04-23-52


甚麼是通脹掛鈎債券? 
周顯隨想 
週三, 16 二月 2011 12:23 
我們在月前的一篇社論當中,提出了「通脹掛鈎債券」,這提議得到了民主黨一個位立法會議員的注意。他同本報的同事詳細討論了這項產品之後,繼而同其黨友商量,認為有可行性,便向財政司非正式地提出了這項建議,據悉,財政司司長正在積極地研究由政府來發行這種債券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向讀者詳細說明一下「通脹掛鈎債券」這項金融產品。由於這種金融產品同其他的金融產品一樣,牽涉到不少複雜的專有名詞和計算方式,收息方法也不易理解,故此我們並不打算在這裏一一拆解,而是削其枝節,只論要點。




「通脹掛鈎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簡稱「TIPS」)並 非新鮮產物,美國政府早在1997年已經推出市場,現在已佔了市場份額的11%,而在金融市場上,也有不少由私人金融機構推出的同類產品。顧名思義,它是 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掛鈎的一種金融產品,通常有一個很低的利率,是當通脹增加時,利率不變,但是它的面值會升高。這即是說,當通脹增高時,債 券持有者沒有多收利息,但本金則增加了,即是當它到期時,債券持有者可以收回同等比例的本金。



猶記得當日我們提出「通脹掛鈎債券」時,原因是為了對抗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吸收市場上的遊資,免得它們在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興風作浪,製造出非理性的亢奮。但其實,就是不算「量化寬鬆」,香港政府也有推出「通脹掛鈎債券」的必要性。




大家知道,現時世界上最基本的貨幣儲備是美元,而美元是一種「代幣」(fiat money),本質上只是一張沒有黃金或白銀值的純紙張。從歷史看,它每過一二十年,總有好幾年持續的大幅貶值,而由於它的貶值,常常連累到其他的貨幣也 跟著貶值起來。這即是說,在長期而言,貨幣的價值就是加上了利息,也往往跑不過通貨膨脹。人民如想將手頭的財富保值,長期持有現金是一項很愚笨的做法,買 股票的風險太大,又需要眼光,所以,最安全又最方便的保值辦法,莫過於買物業了。因此,當人民的口袋有了錢之後,上升得最快的資產,就是房地產了。




「通脹掛鈎債券」是一種抗通脹的金融工具,它在本質上已有了保值的功能。相比起房地產,它的升值能力遠遠及不上,但是當樓值下調時,例如說,當再遇上香港 在1997年至2003年的慘痛日子時,它可保安然無恙。假設有一個保守的投資者,在以前,最安全的投資方式是買樓,但也有下跌五成的風險,如果政府推出 了「通脹掛鈎債券」,他則可以毫無風險地為自己的財富去保值。用概念性的說法,「通脹掛鈎債券」也是一種現金,只是它是一種保值的、保證能抗通脹的現金, 所以它的價值比現金更高。




我們希望政府明白,在現階段推出「通脹掛鈎債券」的原因並非為了為政府集資(香港政府根本不缺錢),而是為了服務市民、為市民的資金提供「安居之所」。正因為此,有些基本的原則是希望政府留心的﹕



1.這種金融工具服務的是廣大的市民,而非大戶,所以「入場費」不宜太高,如果「入場費」是一百萬元起跳,那就沒有意義了。以美國推出的TIPS為例子,「最低消費」是一百美元,真是豐儉由人。一百美元可能太低,香港政府如能訂在一萬元至五萬元之間,那就很好了。
2.TIPS 是以拍賣的形式去出售的,如果投資者眾多,其價格便會升高。如果市民以高價買入,那麼它就變成了一種投資產品,而不是一種為手頭鈔票保值的替代工具。換句 話說,如果它的售價太高,意即市民將為抗通脹而付出了很高的溢價,這就不是利民,而是擾民了。要控制它的售價不致於太高,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政府必須緊密 留意它的發行量,當市場需求大時,便增加供應數量,務求令到市民以合理的代價購買到這項保障。
有關這課題的分析太多,篇幅卻有限,不能不就此打住,以後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