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國北宋大文豪。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 ...
蘇味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味道(648年-705年),唐朝大臣,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高宗乾封年間進士。武則天當政時為宰相數年,凡事都阿諛奉迎,自稱凡事模稜兩端即可,史載「 ...
精短雋永的日記書寫 ──〈記承天寺夜遊〉賞析
2011/02/10 20:04:15
日記可長可短,可寫人敘事記遊,可抒情亦可議論,文體、內容完全沒有限制,可謂海闊天空任翱翔,是最自由自在的書寫形式。如今,電腦普及,部落格盛行,利用網誌寫日記,進而與人分享,幾乎成為新世代的「全民運動」。日記最忌流水賬,不過,雋永的日記則是讓人百讀不厭的文學作品了。
自古以來傳世的日記很多,其中我最欣賞北宋文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其閒情逸致令人悠然神往,知交情誼更是令人稱羨不已!
〈記承天寺夜遊〉是一篇隨筆,也是僅僅八十四字的日記,全文如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這篇日記寫於黃州,時蘇軾和王安石政見不合,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復以「烏臺詩案」被誣下獄,幾致死,後經多人求情,才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官銜還加上「本州安置」字樣,表示不得參與公事,形同流放。雖然仕途不如意,但蘇軾恬然自安,這段期間反而留下許多精采的文學名作,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也包括此一本乎天成的〈記承天寺夜遊〉。
全文大意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蘇軾正準備寬衣就寢,無意間看見秋夜月色明亮,透過門窗照進屋內,真是美極了,他忽然興致大發,索性起身到戶外散步、賞月。心想,美景當前,如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該有多好!他想起了同樣被貶謫黃州、暫時住在承天寺的知友張懷民,隨即前往承天寺找張懷民。兩人彷彿心有靈犀一點通,果然張懷民也還醒著,兩人就一起在庭院中漫步、賞月、聊天,內心充滿喜悅。只見皎潔的月色下,萬物如真似幻,庭院好像積了一池澄明的清水,其中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的投影。蘇軾想,什麼晚上沒有月亮?什麼地方沒有竹柏呢?夜月竹柏一點也不稀罕,只是像他們這樣半夜不睡,有此番閒情逸致來欣賞月色的人卻很少見到吧!
這篇日記小品,以簡潔精鍊的文筆,點出人、事、時、地、物,把敘事、寫景、抒情緊密結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清幽、靜美的夜遊圖,自首至尾,一氣呵成,行文清新自然,饒富詩意,像是作者不加思索,信手拈來,卻又那麼結構周密,堪稱小品文之典範。結尾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世人大都汲汲營營,為俗務所累,尤顯閒逸情懷之可貴。
一般人若處仕途逆境,必然怨天尤人,心情低落,不再有閒情欣賞自然之美。蘇軾和張懷民既為藻荇又是竹柏,同病相憐而豁達以對,在在展現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細思之,蘇軾和張懷民自嘲為「閑人」,亦一語雙關,多少流露些許鬱鬱不得志的悲涼心境,畢竟在政治上有著遠大抱負,卻遭一貶再貶,其內心深處何嘗願意只做一個閒來無事之人呢?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寥寥數語,書寫賞月之欣喜,漫步之悠閒,貶謫之悲涼,以及人生之感慨,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矣,短而雋永,耐人尋味,確為日記書寫之絕佳範例,深值吾人效法學習。※
�X�B: 精短雋永的日記書寫 ──〈記承天寺夜遊〉賞析 - 春衫猶濕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cpou/4872610#ixzz23mx736nT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塊品讀了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特別欣賞最後一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面上,作者是自嘲和張懷民是清閒的人,閒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
月夜處處都有,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賞它。
觀刈麥時為盩厔縣尉
白居易 觀刈麥 刈(音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首詩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時寫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裡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為什麼要來拾麥呢?因為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宮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把其中所敘的事件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裡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含著感情的。在《觀刈麥》裡,他雖然著墨不多,但是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不僅寫了事,而且寫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勞動人民的心。詩人的心弦顯然是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景象振動了,顫栗了,所以才提起筆來直歌其事,所以在字裡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這樣的詩句,裡麵包含著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憐憫之意啊!因而這首《觀刈麥》在敘事當中是有著作者情的滲透、心的跳動的,作者的心同他所敘的事是融為一體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真實地寫勞動人民之事的同時,還能夠真實地寫出勞動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畫出勞動人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變態心理,深刻地揭示詩的主題。 《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的是賣炭老人為衣食所迫而產生的變態心理。 《觀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同樣也是一種變態心理。這類描寫把勞動人民之心刻畫入微,深入底蘊。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後,詩人同樣也聯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桑”,可是卻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餘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觀 稼 白居易詩鑑賞
觀 稼
白居易 觀稼:
世役不我牽,身心常自若。晚出看田畝,閑行傍村落。
累累繞場稼,嘖嘖群飛雀。年豐豈獨人,禽鳥聲亦樂。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樽杓。斂手笑相延,社酒有殘酌。
愧茲勤且敬,藜杖為淹泊。言動任天真,未覺農人惡。
停杯問生事,夫種妻兒獲。筋力苦疲勞,衣食常單薄。
自慚祿仕者,曾不營農作。飽食無所勞,何殊衛人鶴。
白居易詩鑑賞
這是一首比較特殊的“田園詩”,它在描寫田翁的辛勞、歌頌勞動偉大的同時,也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大官僚。
從結構上看,這首詩可分為三個層次。前八句描寫詩人沿農家村落閒行漫步中,看到一片五穀豐登、鶯歌燕舞的大好景象。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員,一個士大夫,他不受繁雜的事務纏繞,沒有任何牽掛,因此說“世役不我牽,身心常自若”,這就為下文“晚出看田畝,閒行旁村落”作好了鋪墊。 “閒行”上承“自若”,因為他屬於有閒階層,因此可以用一副旁觀者的態度,悠然自得地欣賞著黃昏時的田園風光,碩果累累的莊稼和嘖嘖鳴叫的飛雀。下句移情入景,說“年豐豈獨人,禽鳥聲亦樂”,面對豐收的景象,人們的心情自然格外愉悅,他們聽起那些小鳥的叫聲也似乎比以往動聽悅耳。
既然寫到農村景象,自然少不了有農民出現,於是接下來的一段就描寫田舍翁的殷勤好客。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尊杓”,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詩人路逢田翁,田翁默然不語便準備酒菜。一個“喜”字傳達出農家主人在喜慶豐收的日子里希望客人也能分享快樂的心情,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主人的殷勤好客。接著寫道:“斂手笑相延,社酒有殘酌。”主人非常恭敬地邀請客人就座,來品嚐祭地神時剩下來的一點酒。
品嚐社酒,是因為莊稼豐收,主人認為是地神幫了大忙,因此“社酒有殘酌”並非閒筆,而是上承“累累繞場稼”的豐收局面。同時以“殘酌”待客,則說明主人並沒有把客人當作外人,所以不計較是剩酒還是新打開的佳釀。在如此殷勤好客、質樸無華的田家翁面前,客人只有恭敬不如從命,與田翁無拘無束對飲起來。身邊這位農家主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保持著古樸自然、天真的本性,絲毫也沒有某些人中的惡習。
飲酒中間,客人不免詢問起對方的衣食情況。主人訴苦說,他和妻子兒女都下地勞動,時常筋疲力竭,免不了因勞累過度而受皮肉之苦,但即使如此,衣食問題還是難以滿足。這裡“筋力苦疲勞,衣食常單薄”可與上文“累累繞場稼,嘖嘖群飛雀”聯繫起來,讀者不禁要問,莊稼有這樣好的收成,為何農民還要訴苦,衣食所需不能滿足呢?豐收年尚且如此,遇到災荒年又怎麼樣呢!讀者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想像力,展開豐富的聯想,但詩中不再敘述這些,而只是說“自慚祿仕者,曾不營農作。飽食無所勞,何殊衛人鶴”。自己身為士大夫,不勞而獲,雖不經營農作,卻無衣食之憂。這樣的行為與衛懿公養的鶴有什麼區別呢?詩人以“飽食無所勞,何殊衛人鶴”作結語,嚴厲批判了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大官僚們。衛人鶴:據《左傳》載,衛懿公好鶴,鶴乘大夫之車。敵國來犯,國人皆罷戰,衛懿公遂殺鶴,以謝國人。此處代指那些佔著位置不做事的人。 “飽食無所勞”與“筋力苦疲勞,衣食常單薄”形成鮮明的對比,原來他們這些飽食無所事事的人剝削了農民用血汗換來的那點收成。在批判官僚士大夫的同時,也顯示出詩人難能可貴的自我批判精神。
質樸自然是這首詩的最大特點。詩歌看似漫不經意地描述了他在一次散步和作客中所見所聞的農家生活場景。由描寫農民的質樸到發表士大夫不勞而獲的議論,轉接自然。語言風格樸素無華、明白如話,但在樸素中,卻透露出真摯的感情和豐富的意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