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死專家的市場
2011年12月05日
踏入12月,年末將至,今年可以話係一個「玩死專家的市場」,根據美林一個調查,只有23%買大股的基金,今年表現優於美股標普500指數,買基金的散戶會諗,為何還要付出咁貴的管理費畀基金經理揀股?何不簡簡單單買指數基金就算數?
標普500指數上周五收市,比今年初起步位只是微跌1%,但基金蝕20、30﹪的大有人在,所以基金多數跑輸大市,今年是埋葬專家的一年。歐債危機惡化令市場風險大增,世界各地又因要對抗通脹而大幅收水,專家輸錢的第一個原因是估不到今年基本上是一個跌市,而不是炒經濟復甦的升市,第二個原因是各地政府大力干預,令股市大起大落,即使專家反手造淡,亦好易在大反彈中摸頂。又或者是基金經理為求避險不敢入市,便享受不到好像過去一周的那種反彈。
以美國林根財富管理公司(Lamkin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投資官馬克林根為例,佢過去11年有9年表現好過大市,但今年表現不濟,因為佢鍾意跟趨勢買股,但今年大市沒有明顯趨勢,只是大幅上落波動。過去一兩個星期,他為避風險,錯過這次升市。
但林根話他不會為今年的投資行為向客戶道歉,他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只是避險心態較強,坐得太多現金,所以才落後大市,如果他是買錯貨落後大市,他會道歉,若因為避險落後大市,他不認為要道歉。
「新常態」回報偏低
表現不濟的不止一人,例如債券大王格羅斯都睇錯美債走勢,佢以為美國發咁多債,債價一定會向下,所以年初大手減持美債,怎知歐債危機加劇,資金避險流入美債,美債價格大升,所以他也損手,近月雖然大幅追回美債,但一樣落後大市。
大市微觀走勢難估,資金無處走,到處亂竄,根本只是一種「風險vs避險」的資金流向模式,市場如一個個浪潮那樣,各種投資產品走向高度同步,一話無事,資金流向各種風險資產,突然話有事,資金就避入美元、美債、日圓和黄金,周而復始,沒完沒了,過去不同資產價格走向不會這樣高度同步(例如過去走向不同的外匯和股票),如今同上同落,想對沖亦好困難,專家都好易估錯短期走勢。不過專家短期估錯,債王格羅斯估未來10年是所謂的「新常態」,亦有可能啱。所謂新常態,係指過去金融體系有高槓桿的特色,將投資回報放大,年回報10﹪以上都好似好正常,但未來金融體系去槓桿化,投資回報大幅下降,所以低回報係「新常態」。
我仍然認為這種講法有其道理,除咗格羅斯之外,股神巴菲特亦曾預言,美國金融體系「去槓桿化」,要花10年完成。由2007年金融海嘯開始爆煲起計,即係要到2017年才將過去高槓桿的毒素清除,所以唔好太快睇好歐美的情況,亦唔好望投資有太高回報。股市狂抽急插,只要唔好在錯誤時間做錯事,例如唔好高買低沽,年終結算買股票有幾個巴仙回報,已經算唔錯。
上落市低買高沽
未來好可能還是一種大型上落市,主要因為無良好的經濟基本因素,可以推動大市健康向上。先睇全球經濟,今年年頭經濟還處於危機後急促反彈形態中,一度令人誤以為經濟已經無事,可以一直向上,怎料從第二季開始環球經濟已急促放慢,如今你睇11月的採購經理指數,只有美國還是在50以上的擴張水平,歐洲和中國已在50以下的收縮境地,特別是歐洲的數據最差。環球經濟在衰退邊緣,不能排除還有再下滑的風險。
股市不光看經濟基調,還要看資金供應,經濟差資金供應多,股市還會向上,反之亦然,今年初中國經濟好過美國,但在資金緊縮的情勢下,中國股市仍然差過美股,所以資金供應直接影響股市走勢,未來港股走勢要看中國和歐美的資金供應量。
先看歐美,歐債危機本質上不利於本地的資金供應,因為危機加深時,首先引起歐資銀行信貸緊縮,令它們在全球班師回朝,抽緊各地水源。再加上危機深重時本地的外資基金會沽貨避險回流美國,令股市雪上加霜。我看歐債危機不會這麼快解決,基本上仍朝向反覆惡化的方向發展,所以歐洲局勢對港股不利。
唯一可能有利的因素是美國聯儲局可能因此而推行第三輪量化寬鬆(QE3),借勢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助選,這只能視為例外因素,不是主流,主流利淡,而且會持續相當時間,即使美國推出QE3 ,亦只是炒幾個月,接着又回歸到避險的市場形態中。
不放水經濟下滑
再看中國的資金供應,未來應該由極緊走向稍鬆,但不是大放水的格局。中國上周公佈宏觀經濟先行指標──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僅錄得49,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按月回落1.4個百分點,跌幅超出預期,也是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低於50的收縮情況,顯示經濟增速繼續溫和回落,第4季及明年首季GDP逐季下降已成定局。所以上周中國在六大央行放水救市時,同步降低內地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除了配合全球央行一齊救火外,也有制止經濟下滑的作用。?
呢啲股市十分難炒,估計大約以2000點為正常的波動範圍,當波動超過這個範圍,風險增加,如早前大市高位20000點,回到18000點時已差不多,跌到17600點就見底回升。同樣道理,若由低位升2000點到19600點時,向上動力已消耗得差不多,除了有 QE3 這種比較重大利好因素,否則升完2000點後,又好難走太遠。
陸羽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