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八字
公元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八字:
乾造:乙亥已丑乙丑丙戌
大運:7歲戊子,17歲丁亥,27歲丙戌,37歲乙酉
八字有偏印助,有傷官洩,創造力強,具有藝術天賦。但是乙日干生在丑月,地支財旺,八字身弱,無奈洩身太過,心力憔悴難免。
八字身弱,大運財、食傷都是兇運,莫扎特死於35歲(1791年辛亥),所以以後37歲的好運就無法享受了。
當八字身弱時,不宜洩身太重,追求恬靜的生活以養身心,等不利的大運過去,助印比大運可以發揮潛力。
在中華文化環境生活的人,可以用中華姓名學使用五行加強印比的名字來適當調整。
莫扎特(1756、1、27 -- 1791、12、5),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英年早逝,其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變遷。
乙 亥
已 丑 7戊子 17丁亥 27丙戍
乙 丑
丙 戌
乙生丑月,凋木不茂,喜干透丙,丙坐戍,金不寒,水不凍,寒木向陽,兒能救母,戊子運,印綬得地,身旺足以用傷官吐秀,名氣大振;丁亥運,木得長生,在大主教宮廷樂隊任首席樂師;亥運辛丒年,辛合丙,毅然辭職,選擇與艱辛飢餓為伍;丙運,寒木得火,作品如泉湧,戍運,戍乃財地,在貧病交加中死去。此命財多身弱,故畏財運,《三命通會》雲:財多身弱行財地,此處方知入泉台。
莫扎特傳:剎那光輝便是永恆---《AMADEUS》評講
有那麼一個人,他名字的中間有這麼一個詞Theophilus:這個詞在德語叫的"Gottlieb",在拉丁文裡叫"Amadeus",在義大利語叫"Amadeo",在法國叫"Amad ",在我們的語言裡被稱作"上帝的寵兒。" 他的全名是約翰尼斯·克利索斯托穆斯·沃爾夫岡古斯·特奧菲盧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
我們把"上帝的寵兒"簡稱為天才,或者乾脆就簡稱為莫扎特。
"莫扎特是個天才,我不是,那我怎麼辦?"
美國索爾·扎恩茨影片公司1984年攝製的《莫扎特傳》(《Amadeus》)用了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接近這個神,至少是神的寵兒,這個我們凡人為之炫目的天才。他首先是一個男孩,倒不是他直至散手人寰都年紀輕輕,而是他既便在世間的大部分日子裡,他都只是會傻笑,會做狹地和女演員在化妝間滾作一團,會在大庭廣眾下毫無理由地"羞辱"他的對手,一個對他的前提也許是性命攸關的人——宮廷作曲家薩列裡。
薩列裡清楚地聽到,甚至是看到神通過這個粗俗甚至看上去那麼漫不經心的小孩說出的天籟。他奇異地發覺竟然只有他看見了,他恐懼所有的人在那些剎那裡都張開了眼睛。於是他誘導這個小男孩犯罪,他得意地發現莫扎特就是一艘可以輕易擺佈的帆船,"好風憑藉力",他似乎可以讓這個天才毀滅。他似乎可以成為神把諸多苦難加諸於天才身上的幫凶。
"我可以在我無往不勝的人間為所欲為地給他設定障礙。這人間是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欺世者發財,盜名者成功。"
薩列裡所做的一切其實算是從另外一種角度詮釋了天才是如何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
首先天才服務的是萬王之王,塵世間習慣於別人三跪九叩的君王幾乎都會遭到天才的藐視。因為天才會覺得在君王面前有坐位,可以對著君王平視並不值得額首稱慶。他會從維也納寫信給父親:"我還是怒氣沖天……人們一直在考驗我的'忍'。終於'忍'字敗下陣來,我已經不再是個'薩爾茨堡的囚徒'。今天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我終於自由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由從來只在天上,地上匍匐的凡人又知道什麼叫做自由。
然後天才的家庭還是凡人的家庭。他的妻子也許都不如他的仇敵知道他的可貴在什麼地方,也許她認為莫扎特的不順利只在於那個人對自己的肉體並不滿意;也許她真的認為莫扎特隨意塗抹在紙上的音符不過是排洩物,只有這種排洩物竟然能夠為她換取帽子上的頭飾的時候,那也許會提升為比較高階的排洩物;也許她評判《安魂曲》和《魔笛》價值的高低只不過是前者預付了很多錢,後者似乎賺不到什麼錢;終其一生,她開始意識到她的莫扎特是天才,但她其實不知道她的莫扎特何止是天才。
最後,天才的身體尤其是凡人的身體。當薩列裡安排的女僕都驚恐地拒絕不再做可恥的密探,由於她發覺夜以繼日的工作讓她名義上的主人已經象鬼一樣的旺盛,或者說象鬼一樣的不可捉摸。當薩列裡興奮地刺出最後一劍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意識到,上天已經不讓凡人糟蹋他的寵兒了,上帝的寵兒要回家了。
"透過音符構成的柵欄,我看到了一種純粹的美。"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馬克利斯曾經這樣評價莫扎特的音樂:"在音樂歷史中有這麼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如果考慮到莫扎特短短的創作時間,人們便會發現,他留給我們的作品數量是驚人的。但是,他沒有為我們留下來,而且我們永遠無從知道的作品的數量更加驚人;因為在他生命的各個時期他都偏愛即興創作,這就是說,在鋼琴上自由虛構隨意演奏:在公開的音樂會上也罷,或者更常常是面對幾個聽眾連續演奏數小時之久。而此時所創作的東西事後並沒有記錄下來——這是整整一個曾經發出一次美妙音響然而卻永遠消失了的莫扎特音樂世界。而我們從薩列裡的眼睛裡看見了那個世界,我們在薩列裡陪伴莫扎特的那個最後的夜晚疾筆如飛的指尖讀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在薩列裡無聲卻又鮮血淋漓的懺悔裡聽到了那個世界。當流星把夜空照得那麼璀璨的剎那,我們讀到了永恆,縱然我們再也無法和這個永恆擦肩而過。
"所有的庸才們——在世的和未來的庸才們,我寬恕你們全體。阿門。"
電影接近尾聲,我們看見了薩列裡緩緩揮動著枯乾的雙手:"所有的庸才們——在世的和未來的庸才們,我寬恕你們全體。阿門。"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計量莫扎特留給我們的寶藏:歌劇22部: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在短短三十五年的歲月裡,莫扎特留給我們的何止這些,每一個剎那都足以在一個普通人身上被稱為奇蹟,那麼多剎那在有限的空間裡聚集在一起那就只能被稱為神蹟。二百六十年過去了,我們真的搞懂了這個天才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嗎?
"有耳朵可以聽的,都聽吧!"(可4:9)。
讓我用神的話結束這篇對神的禮物的膜拜,他從來不屬於我們,但又和我們是那麼的不可分離。
-------------------------------
電影中用到的莫扎特的曲目
1.歌劇《唐璜》(K .527)序曲 / 電影開場
2. 第25交響曲(K.183) 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自殺被發現
3. 絃樂小夜曲 (K.525) 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為神甫彈的第三首曲子
4. F大調快板 (K.33B)/ 幼年莫扎特先用古鋼琴後用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
5.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三樂章 / 莫扎特離開康斯坦察跑向音樂會
6.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七樂章(終樂章)/ 莫扎特結束指揮小夜曲
7.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三樂章 / 薩利埃裡檢視莫扎特的樂譜
8. G大調鋼琴變奏曲(根據薩利埃裡的作品——"我親愛的阿東尼" 改編) (K.180)/ 莫扎特提到的改編的薩利埃裡作品
9.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詠歎調"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 (Non piu Andrai)/ 莫扎特為約瑟夫二世演奏時,改編薩利埃裡的為約瑟夫二世所寫的小曲。
10.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詠歎調 "不論什麼樣的懲罰在等我"(Marten aller Arten)/ 《後宮誘逃》演出中,女高音獨唱。
11.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終曲"薩利姆萬歲" / 《後宮誘逃》演出中,4人坐船離去
12. c小調彌撒(K.427),Kyrie / 在莫扎特的婚禮上
13. 長笛和豎琴協奏曲(K.299)第二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4. 第29交響曲(K.201)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5. 為兩架鋼琴所寫的協奏曲(第10鋼琴協奏曲)(K.365)第三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6. 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寫的協奏曲(K.364)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7. c小調彌撒(K.427),Kyrie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8. 第15鋼琴協奏曲(K.450)第三樂章 / 莫扎特走在回家的路上
19.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進屋後看到了父親
20.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禁衛軍合唱 / 莫扎特一家換上假面具
21. 德意志軍歌(K.539)/ 假面舞會上的背景音樂
22.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在假面舞會"受罰"彈琴
23.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巴赫"的風格演奏
24.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被翻轉過來演奏
25.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薩利埃裡"的風格演奏
26.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莫扎特邊寫作邊玩檯球
27. 第22鋼琴協奏曲(K.492)第三樂章 / 莫扎特在為皇帝舉辦的露天音樂會上
28.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薩利埃裡溜進了莫扎特的房間
29.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費加羅和蘇珊娜的二重唱" Cinque..." / 莫扎特指導《費加羅婚禮》的排練
30.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芭蕾音樂"Ecco la Marcia" / 歌劇院總監撕掉了樂譜
31. 同上 / 莫扎特得到約瑟夫二世的許可後配以音樂再次演奏
32.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約瑟夫二世打哈欠時
33. 歌劇《唐璜》(K.527)第二幕終曲 / 莫扎特得知了父親的死訊
34. 同上 / 莫扎特指揮《唐璜》
35. 第20鋼琴協奏曲(K.466)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佩帶死亡面具的來到莫扎特住所
36.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開啟房門時
37.《安魂曲》(K.626), Introitus / 康茨坦察詢問莫扎特
38. 同上 / 薩利埃裡計劃害死莫扎特
39. 歌劇《後宮誘逃》(K.384)、《費加羅婚禮》(K.492)和《唐璜》(K.527)中音樂改編的喜劇音樂 / 莫扎特全家觀看演出
40. 歌劇《安魂曲》(K.626), Dies Irae / 莫扎特深夜寫作時聽到了敲門聲
41. 歌劇《魔笛》(K.620)序曲 / 莫扎特發瘋似的在屋中跳舞
42.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開門後見到了帶死亡面具的人
43.《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 莫扎特摸出房間
44.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Das Kling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彈琴
45.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 Ein Madch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唱歌
46. 歌劇《魔笛》(K.620)序曲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與一些喝醉的女人唱歌
47.《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酒後的莫扎特走在街上
48. 歌劇《魔笛》中的詠歎調"der Holle Rache" 莫扎特的岳母訓斥莫扎特
49.《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Ein Madchen" / 莫扎特為《魔笛》的演出伴奏
50.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Pa pa pa " / 莫扎特被薩利埃裡擡上馬車
51. 德國舞曲(K.509)/ 康斯坦察在舞會上
52.《安魂曲》(K. 626), Confutatis / 薩利埃裡協助莫扎特寫作安魂曲
53.《安魂曲》(K .626), Lacramosa / 莫扎特離世、出殯
54. 第20鋼琴協奏曲 (K.626) 第二樂章 / 薩利埃裡被推出房間,響起莫扎特的笑聲,影片結束
莫扎特傳:剎那光輝便是永恆---《AMADEUS》評講
有那麼一個人,他名字的中間有這麼一個詞Theophilus:這個詞在德語叫的"Gottlieb",在拉丁文裡叫"Amadeus",在義大利語叫"Amadeo",在法國叫"Amad ",在我們的語言裡被稱作"上帝的寵兒。" 他的全名是約翰尼斯·克利索斯托穆斯·沃爾夫岡古斯·特奧菲盧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
我們把"上帝的寵兒"簡稱為天才,或者乾脆就簡稱為莫扎特。
"莫扎特是個天才,我不是,那我怎麼辦?"
美國索爾·扎恩茨影片公司1984年攝製的《莫扎特傳》(《Amadeus》)用了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接近這個神,至少是神的寵兒,這個我們凡人為之炫目的天才。他首先是一個男孩,倒不是他直至散手人寰都年紀輕輕,而是他既便在世間的大部分日子裡,他都只是會傻笑,會做狹地和女演員在化妝間滾作一團,會在大庭廣眾下毫無理由地"羞辱"他的對手,一個對他的前提也許是性命攸關的人——宮廷作曲家薩列裡。
薩列裡清楚地聽到,甚至是看到神通過這個粗俗甚至看上去那麼漫不經心的小孩說出的天籟。他奇異地發覺竟然只有他看見了,他恐懼所有的人在那些剎那裡都張開了眼睛。於是他誘導這個小男孩犯罪,他得意地發現莫扎特就是一艘可以輕易擺佈的帆船,"好風憑藉力",他似乎可以讓這個天才毀滅。他似乎可以成為神把諸多苦難加諸於天才身上的幫凶。
"我可以在我無往不勝的人間為所欲為地給他設定障礙。這人間是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欺世者發財,盜名者成功。"
薩列裡所做的一切其實算是從另外一種角度詮釋了天才是如何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
首先天才服務的是萬王之王,塵世間習慣於別人三跪九叩的君王幾乎都會遭到天才的藐視。因為天才會覺得在君王面前有坐位,可以對著君王平視並不值得額首稱慶。他會從維也納寫信給父親:"我還是怒氣沖天……人們一直在考驗我的'忍'。終於'忍'字敗下陣來,我已經不再是個'薩爾茨堡的囚徒'。今天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我終於自由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由從來只在天上,地上匍匐的凡人又知道什麼叫做自由。
然後天才的家庭還是凡人的家庭。他的妻子也許都不如他的仇敵知道他的可貴在什麼地方,也許她認為莫扎特的不順利只在於那個人對自己的肉體並不滿意;也許她真的認為莫扎特隨意塗抹在紙上的音符不過是排洩物,只有這種排洩物竟然能夠為她換取帽子上的頭飾的時候,那也許會提升為比較高階的排洩物;也許她評判《安魂曲》和《魔笛》價值的高低只不過是前者預付了很多錢,後者似乎賺不到什麼錢;終其一生,她開始意識到她的莫扎特是天才,但她其實不知道她的莫扎特何止是天才。
最後,天才的身體尤其是凡人的身體。當薩列裡安排的女僕都驚恐地拒絕不再做可恥的密探,由於她發覺夜以繼日的工作讓她名義上的主人已經象鬼一樣的旺盛,或者說象鬼一樣的不可捉摸。當薩列裡興奮地刺出最後一劍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意識到,上天已經不讓凡人糟蹋他的寵兒了,上帝的寵兒要回家了。
"透過音符構成的柵欄,我看到了一種純粹的美。"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馬克利斯曾經這樣評價莫扎特的音樂:"在音樂歷史中有這麼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如果考慮到莫扎特短短的創作時間,人們便會發現,他留給我們的作品數量是驚人的。但是,他沒有為我們留下來,而且我們永遠無從知道的作品的數量更加驚人;因為在他生命的各個時期他都偏愛即興創作,這就是說,在鋼琴上自由虛構隨意演奏:在公開的音樂會上也罷,或者更常常是面對幾個聽眾連續演奏數小時之久。而此時所創作的東西事後並沒有記錄下來——這是整整一個曾經發出一次美妙音響然而卻永遠消失了的莫扎特音樂世界。而我們從薩列裡的眼睛裡看見了那個世界,我們在薩列裡陪伴莫扎特的那個最後的夜晚疾筆如飛的指尖讀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在薩列裡無聲卻又鮮血淋漓的懺悔裡聽到了那個世界。當流星把夜空照得那麼璀璨的剎那,我們讀到了永恆,縱然我們再也無法和這個永恆擦肩而過。
"所有的庸才們——在世的和未來的庸才們,我寬恕你們全體。阿門。"
電影接近尾聲,我們看見了薩列裡緩緩揮動著枯乾的雙手:"所有的庸才們——在世的和未來的庸才們,我寬恕你們全體。阿門。"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計量莫扎特留給我們的寶藏:歌劇22部: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在短短三十五年的歲月裡,莫扎特留給我們的何止這些,每一個剎那都足以在一個普通人身上被稱為奇蹟,那麼多剎那在有限的空間裡聚集在一起那就只能被稱為神蹟。二百六十年過去了,我們真的搞懂了這個天才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嗎?
"有耳朵可以聽的,都聽吧!"(可4:9)。
讓我用神的話結束這篇對神的禮物的膜拜,他從來不屬於我們,但又和我們是那麼的不可分離。
-------------------------------
電影中用到的莫扎特的曲目
1.歌劇《唐璜》(K .527)序曲 / 電影開場
2. 第25交響曲(K.183) 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自殺被發現
3. 絃樂小夜曲 (K.525) 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為神甫彈的第三首曲子
4. F大調快板 (K.33B)/ 幼年莫扎特先用古鋼琴後用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
5.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三樂章 / 莫扎特離開康斯坦察跑向音樂會
6.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七樂章(終樂章)/ 莫扎特結束指揮小夜曲
7. 第10小夜曲(大組曲)(K.361)第三樂章 / 薩利埃裡檢視莫扎特的樂譜
8. G大調鋼琴變奏曲(根據薩利埃裡的作品——"我親愛的阿東尼" 改編) (K.180)/ 莫扎特提到的改編的薩利埃裡作品
9.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詠歎調"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 (Non piu Andrai)/ 莫扎特為約瑟夫二世演奏時,改編薩利埃裡的為約瑟夫二世所寫的小曲。
10.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詠歎調 "不論什麼樣的懲罰在等我"(Marten aller Arten)/ 《後宮誘逃》演出中,女高音獨唱。
11.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終曲"薩利姆萬歲" / 《後宮誘逃》演出中,4人坐船離去
12. c小調彌撒(K.427),Kyrie / 在莫扎特的婚禮上
13. 長笛和豎琴協奏曲(K.299)第二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4. 第29交響曲(K.201)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5. 為兩架鋼琴所寫的協奏曲(第10鋼琴協奏曲)(K.365)第三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6. 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寫的協奏曲(K.364)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7. c小調彌撒(K.427),Kyrie / 薩利埃裡閱讀康茨坦察帶來的莫扎特手稿時
18. 第15鋼琴協奏曲(K.450)第三樂章 / 莫扎特走在回家的路上
19.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進屋後看到了父親
20.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禁衛軍合唱 / 莫扎特一家換上假面具
21. 德意志軍歌(K.539)/ 假面舞會上的背景音樂
22.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在假面舞會"受罰"彈琴
23.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巴赫"的風格演奏
24.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被翻轉過來演奏
25.歌劇《後宮誘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頌"(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薩利埃裡"的風格演奏
26.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莫扎特邊寫作邊玩檯球
27. 第22鋼琴協奏曲(K.492)第三樂章 / 莫扎特在為皇帝舉辦的露天音樂會上
28.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薩利埃裡溜進了莫扎特的房間
29.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費加羅和蘇珊娜的二重唱" Cinque..." / 莫扎特指導《費加羅婚禮》的排練
30.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芭蕾音樂"Ecco la Marcia" / 歌劇院總監撕掉了樂譜
31. 同上 / 莫扎特得到約瑟夫二世的許可後配以音樂再次演奏
32. 歌劇《費加羅婚禮》(K.492)中的終曲"Ah tutti contenti" / 約瑟夫二世打哈欠時
33. 歌劇《唐璜》(K.527)第二幕終曲 / 莫扎特得知了父親的死訊
34. 同上 / 莫扎特指揮《唐璜》
35. 第20鋼琴協奏曲(K.466)第一樂章 / 薩利埃裡佩帶死亡面具的來到莫扎特住所
36.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開啟房門時
37.《安魂曲》(K.626), Introitus / 康茨坦察詢問莫扎特
38. 同上 / 薩利埃裡計劃害死莫扎特
39. 歌劇《後宮誘逃》(K.384)、《費加羅婚禮》(K.492)和《唐璜》(K.527)中音樂改編的喜劇音樂 / 莫扎特全家觀看演出
40. 歌劇《安魂曲》(K.626), Dies Irae / 莫扎特深夜寫作時聽到了敲門聲
41. 歌劇《魔笛》(K.620)序曲 / 莫扎特發瘋似的在屋中跳舞
42. 歌劇《唐璜》(K.527)開場的和絃 / 莫扎特開門後見到了帶死亡面具的人
43.《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 莫扎特摸出房間
44.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Das Kling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彈琴
45.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 Ein Madch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唱歌
46. 歌劇《魔笛》(K.620)序曲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館與一些喝醉的女人唱歌
47.《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酒後的莫扎特走在街上
48. 歌劇《魔笛》中的詠歎調"der Holle Rache" 莫扎特的岳母訓斥莫扎特
49.《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Ein Madchen" / 莫扎特為《魔笛》的演出伴奏
50. 歌劇《魔笛》(K.620)中的詠歎調"Pa pa pa " / 莫扎特被薩利埃裡擡上馬車
51. 德國舞曲(K.509)/ 康斯坦察在舞會上
52.《安魂曲》(K. 626), Confutatis / 薩利埃裡協助莫扎特寫作安魂曲
53.《安魂曲》(K .626), Lacramosa / 莫扎特離世、出殯
54. 第20鋼琴協奏曲 (K.626) 第二樂章 / 薩利埃裡被推出房間,響起莫扎特的笑聲,影片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